在整個七月份暫停了周三公開接見活動後,八月二日上午
,教宗方濟各在保祿六世大廳恢復主持這項活動。
在要理講授中,教宗繼續省思基督徒的希望,他指出聖洗
聖事是希望之門;如果,我們忠於自己的聖洗、傳播希望
之光,聖洗聖事就是希望的開端,我們就能把生命的意義
傳給後代子孫。
教宗表示,在古代的聖洗禮儀中,候洗者先面向西方宣誓
『棄絕魔鬼』;然後,又朝向東方的聖殿『宣認
聖父、聖子和聖神是唯一的真 天主』。
今天,儘管,我們失去了對宇宙語言的敏覺,這聖洗禮儀
的意義卻始終不變;我們仍得問:成為基督徒意味著什麽
呢?
成為基督徒,意味著注視光、在光中繼續宣認信仰;即使
,世界被籠罩在黑夜和陰暗之中,也依然如此。
基督徒並未免於內外的黑暗、並未脫離世界;但是,藉著
聖洗聖事所領受的基督的恩寵,他們成了定出方向的男人
和女人。
教宗解釋道:基督徒不相信陰暗,卻相信陽光;不屈服於
黑夜,卻希望黎明;不被死亡所擊敗,卻渴望復活;他們
不被惡所折服,因為,他們始終信賴善的無限能力。
這正是我們基督徒的希望:耶穌的光;耶穌以祂的光帶給
我們的救恩,將我們從黑暗中解救出來。
我們相信 天主是父親:這就是光!
我們相信耶穌降臨在我們當中,尤其,陪伴窮人和脆弱者
;這就是光!
我們相信 聖神為了人類的益處日夜運作,人類歷史的最
大痛苦因而將被消除;這就是每天清晨重新喚醒我們的希
望!
我們相信每個情感、每個友誼、每個善意及每個愛都將在
天主內實現;這就是推動我們熱情接納每天生活的力量!
每位信友都應記住自己領受聖洗的日子;教宗說:『我們
誕生了兩次:第一次是本性的生命、第二次是在聖洗池與
基督相遇的生命。
我們在那裡死於死亡,能在這世界上成為 天主的子女;
我們在那裡成了未曾想像過的新人』。
最後,教宗邀請信友們思考一個問題:在未來,書寫我們
今天的歷史中,人們會怎樣敘述我們呢?
他們會說我們有希望的能力、還是說我們把自己的燈放在
斗底下?
如果,我們忠於自己的聖洗、傳播希望之光,聖洗聖事就
是希望的開端,那份對 天主懷有的希望,我們就能夠把
生命的意義傳給後代子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