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月二十二日下午,在羅馬提貝里納(Tiberina)島上的

聖巴爾多祿茂大殿,教宗方濟各主持聖道禮儀,紀念二十

至二十一世紀的『新殉道者』;這項紀念活動由聖艾智德

團體籌辦。

教宗進入大殿後,首先向聖巴爾多祿茂的聖髑和新殉道者

的聖像表達敬意,隨後,聆聽有關幾位新殉道者的事蹟,

例如:一九三九年,在布痕瓦爾德集中營被殺害的保羅˙

施奈德(Paul Schneider)牧師、在薩爾瓦多被武裝團夥

殺害的威廉˙奎賈諾(  William Quijano )以及被伊斯蘭

原教旨主義者在教堂內殺害的法國老神父雅克‧阿梅(

Jacques Hamel)。

教宗在禮儀講道中表示,紀念這些古老和最近的英勇見證

人,讓我們肯定教會是殉道者的教會,如《默示錄》所描

述的,殉道者們是由大災難中來的,他們曾在羔羊的血中

洗淨了自己的衣裳,使衣裳雪白(默七14);他們獲得了

恩寵,宣認耶穌到底,直到死亡。

在福音中,耶穌早已清楚表明,跟隨祂的人必要遭受苦難

;耶穌使用了一個非常有力又令人恐懼的詞『惱恨』。

教宗說:耶穌身為愛的老師,一定更喜歡談論愛,不是恨

;但是,祂始終願意稱呼事物原本的名字,祂告訴我們:

『你們不要害怕!世界必會惱恨你們;但是,你們該知道

,在你們以前它已惱恨了我』(參閱:若十五12~19)。

耶穌揀選和救贖了我們,惱恨的緣由即在於此;我們被

耶穌拯救,世界的君王卻不願如此,於是,牠惱恨我們,

激起對我們的迫害,從耶穌的時代開始、從教會誕生之初

,一直到我們的時代。

多少基督徒團體今天成為受迫害的對象!

為什麽呢?

因為,他們被世界的精神所惱恨。

教宗繼續說:多少次,在歷史的緊要關頭,人們會說:『

今天,祖國需要英雄』。

殉道者可以被視為英雄;但是,殉道的關鍵在於恩寵、是

天主的恩寵,而非勇氣促使我們殉道。

我們同樣也可以自問:『今天,教會需要什麽?』

教會需要殉道者、見證人,就是每日的聖人、日常生活的

人,他們以言行一致的態度推動教會前行;教會也需要

那些勇於接受恩寵,見證到底,直至死亡的人。

然後,教宗即席吐露了他在萊斯沃斯島遇到的一個信仰見

證、一幅聖像;一位穆斯林告訴教宗說:我的妻子是基督

徒,恐怖分子來到我們的村莊,他們看見我們,詢問我們

的宗教信仰,發現我的妻子佩戴著十字架,便要求她扔掉

十字架。妻子不從,他們便當著我的面殺了她。

我們是那麽的相愛!

教宗指出,這個人沒有仇恨,他是穆斯林,卻毫不怨恨地

揹起了十字架之苦;在從容殉道的妻子的愛內,他尋得了

庇護。

然後,談到人滿為患的難民營,教宗表示,那些慷慨接納

難民的人也需要揹起這份重擔向前行;因為,今天,國際

協議似乎比人權還重要。

今天,殉道者鮮活的遺產賜予我們和平與統一,他們教導

我們,藉著愛的力量、藉著溫良我們可以對抗強權、暴力

和戰爭,可以耐心地實現和平。

最後,教宗勉勵我們如此祈求說:主啊!讓我們堪當做位

福音和禰的愛的見證人;請把禰的慈悲傾注於人類;求禰

更新禰的教會,保護受迫害的基督徒,早日將和平賜予整

個世界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