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一月十六日,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
,教宗方濟各引用當天禮儀讀經所記述的禍根
悲劇,勉勵信徒要警惕劃一思想、警惕世俗精
神,不要拍賣自己的基督徒身分。
當天取自《瑪加伯書上》的第一篇讀經談到當
時出現的一條禍根:崇尚古希臘文化的國王安
提約古˙厄丕法乃( Antioco Epìfane )強迫以
色列選民,即當時的教會接受外邦人的習俗。
教宗講解這條埋在地下的根說道:它看不見,
似乎無害,卻慢慢滋長,顯露在外,讓人看到
它的身分。
這條根似乎合理,因而促使某些以色列人與鄰
國立約以求庇護;他們說:『為什麽我們要與
他人如此不同?
因為,自從我們與他們絕交後,就遭遇了許多
患難;我們去找他們吧!其實大家都一樣』。
在解釋這篇讀經時,教宗用了三個詞:世俗、
背教和迫害。
教宗說:『世俗指的是做世界所做的事,這就
像在說,讓我們拍賣自己的身分證吧!我們和
大家一樣』。
於是,許多以色列人背棄自己的信仰,遠離神
聖的盟約。
我們和大家一樣,都是普通人;這看似非常有
道理,最終,卻招致毀滅。
教宗說:『君王隨後諭令全國,使各國民族合
成一個民族,全放棄本國固有的禮俗』(加上
一41 ~ 42a),這就是劃一思想、這就是世俗。
『於是,各外邦民族都表示服從君王的諭令,
也有許多以色列人甘心接受了他的宗教,向偶
像獻祭,褻瀆安息日』(加上一 42b ~ 43)。
這就是背教;因此,世俗使人走入劃一思想、
走向背教。劃一思想不容許差異的存在,每個
人都必需一樣。
在以色列人中,法律書被焚;倘若,某人遵守
法律,按照國王的諭令,他將被處死;這就是
迫害,由一條禍根引起的迫害。
教宗指出,主耶穌在最後晚餐中為祂的門徒們
祈求合一,常令我感動不已;祂求
天父使門徒們不受一切世俗精神的束縛,超脫
種種世俗;因為,世俗消滅身分,帶來劃一思
想。
教宗繼續說,事件從一條弱小的根開始,以悲
劇和迫害結束,這是世俗的騙局;因此,耶穌
在最後晚餐時祈求 天父說:『 父啊,我不
求禰救他們離開世界,但求禰保護他們不受世
界的束縛』,即超脫世俗、超越人的思想。
人的思想欲佔據真人耶穌基督的位置,奪走我
們的基督徒身分,把我們帶入劃一思想,認為
大家都這樣做,為什麽我們不行?
在這段時間,我們應該想想:自己具有什麽樣
的身分?
是基督徒的身分呢?還是世俗的身分?
抑或,自認為擁有基督徒的身分;因為,我從
小就接受了洗禮,或者,我出生在一個人人都
是基督徒的基督宗教國家?
世俗會慢慢地滲入、滋長,為自己辯護,並且
傳染他人;它像禍根那樣滋長並辯解道:『讓
我們和別人一樣吧!大家沒什麽區別!』
它總在尋找狡辯之詞,最後,傳染他人,諸多
惡行便隨之而來。
禮儀年已接近尾聲,當天的禮儀勸勉我們警惕
那些使我們遠離 天主的禍根。
教宗祈求道:讓我們為教會祈禱,求主耶穌保
護教會,使她不陷入一切形式的世俗。
願教會始終保有耶穌基督所賜的身分,願我們
眾人擁有在聖洗聖事中領受的身分,不要為了
和眾人一樣、為了尋求所謂的正常就拋棄基督
徒的身分。
教宗最後說:求 上主賜予我們恩寵,讓我們
堅守和扞衛自己的基督徒身分,對抗那不斷滋
長、自我辯解和傳染他人的世俗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