盟約 基督聖體聖血節
出二十四 3 ~ 8;希九 11 ~ 15;谷十四 12 ~ 16,22 ~ 16
基督聖體聖血節,彌撒禮儀中的三篇讀經:第一篇出自
出谷紀,內容與舊盟約的訂立有關;第二篇是希伯來書
中一個片段,介紹基督的奧秘也就是中保的奧秘和盟約
的奧秘;第三篇是福音,談到聖體聖事的建立有如盟約
的奧秘。
所以,整個聖道禮儀在使我們反省這個深具意義的主題
: 盟約。
訂立盟約,是 天主的目的,早在舊約時代已經確認;
上主從埃及解救祂的子民,便為了跟他們訂立一個盟約
。出谷紀使我們記起那西乃山的盟約是如何建立的。
這篇經文首先強調 上主的誡命;梅瑟把 上主口述的
一切話講述給百姓聽,眾百姓立刻表示遵守,回答說:
『凡 上主所吩咐的話,我們全要奉行!』
盟約,是建基於雙方的承諾上:
天主允諾照顧祂的百姓、指導他們、保護他們、在有危
險時拯救他們。
眾百姓答應 天主遵守祂的法律。
在出谷紀中,我們便念到:「梅瑟拿過約書(法律書)
來,念給百姓聽。百姓回答說:『凡 上主所吩咐的話
,我們必聽從、奉行!』」
但是,為訂立盟約,光有法律並不夠,還需要行立約的
儀式;這種立約的儀式也包含洒血的祭祀。
梅瑟派了以色列子民的一些青年人去奉獻全燔祭,宰殺
了牛犢,做為獻給 上主的和平祭。
盟約,是以共融的祭祀來建定。
梅瑟吩咐青年人宰殺牛犢,之後,把血分成兩份,一半
血洒在祭壇上,象徵 天主的臨在;另一半用來做禮儀
上的份洒。
在出谷紀中,我們讀到:「梅瑟遂拿血來洒在百姓身上
說:『看,這是盟約的血,是 上主本著這一切話同你
們訂立的約』。」
舊約聖經中,血,代表生命;所以, 天主和祂的子民
在西乃山建立了一個生命的合一。
從某種意義上來說,是兩者共享同一的生命;要保持這
生命的合一,需要忠於所立的誓約、忠於 天主的旨意
,亦即愛的旨意。
然而,有時, 天主的旨意相反我們本性的願望,我們
因而受到引誘、不去聽從它;這事常發生在舊約以色列
百姓中。
第一個事件就發生在西乃山,盟約剛訂立之後;鑄金牛
的事件,已表示百姓不忠於 天主。因此,西乃山盟約
隨即失效,不能保護百姓免於犯罪。
在整部舊約聖經中,宛如老調重彈,重複著選民的這種
不忠、不義,受到先知們不斷地指責。
西乃山的盟約顯示沒有效力;為什麼?
新約聖經解釋說:它是個外在的盟約,不是建立在人心
中的。
梅瑟所行的禮儀,是外在的禮儀,是取了動物的血來訂
立的盟約;它改變不了人心。
動物的血對人心沒有任何效力,也不能謀得與
天主的結合;那時,是個象徵性、無實效的禮儀;因為
,它極不完善地預示耶穌將用自己的寶血來訂立真正的
盟約。
福音告訴我們,耶穌怎樣建立了新盟約;這是祂生命中
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。
所以,聖史們都十分詳盡地敘述其準備過程;耶穌生命
中的其他片斷,從未如此描述過。
門徒們問耶穌;『祢願意我們往那裏去,給你預備吃逾
越節的晚餐?』
耶穌明確地指示:『你們往城裏去,必有一位拿著水罐
的人迎面而來;你們就跟著他去……。
那家主必指給你們樓上一間佈置好的大餐廳,你們就在
那裏為我們準備罷』。
在吃逾越節晚餐的時候,耶穌做了一個令人驚奇的舉動
:祂拿起餅來,祝福了(以感謝 天父),擘開,遞給
他們說:『你們拿去吃罷;這是我的身體 !』
又拿起杯來,祝謝了,遞給他們;他們都從中喝了。
耶穌對他們說:『這是我的血、新約的血,為大眾流出
來的』。
這告訴我們,耶穌怎樣立了新約,祂自己做了祭品;祂
沒有到羊棧中尋找一個犧牲品,是把自己的痛苦和死亡
轉化成盟約的犧牲。
耶穌的這個主動性及祂這從未有過的慷慨的舉動,改變
了事件的整個進程。
的確,就其本身而論,這些事件走向悲劇,完全是負面
的;耶穌將被捕、被控告、被不公正地判刑和處死,這
必將是一個接踵而至的悲慘和醜惡的事件。
但是,在最後晚餐中,耶穌把所有這些負面的事件提前
給予它們一個正面的意義:即恩賜、盟約和愛的勝利的
意義。
在最後晚餐中,耶穌是偉大的勝利者;因為,祂改變了
整個事件的進程,賦予它一個正面的意義,拿祂的苦難
和祂的死亡當做一件愛的禮物,促使新盟約的建立。
在最後晚餐中,耶穌的這舉動照亮祂苦難的其餘部份;
若是沒有這舉動,我們必留在黑暗中。
事實上,加爾瓦略山是個黑暗事件,它所表現出來的,
是人類的邪惡企圖戰勝光明,而且表面上看來成功了。
如果,只有加爾瓦略的故事,我們必不能認識這事件的
意義;由於最後晚餐,我們知道耶穌聖心把這事件轉化
為正面的事件,其中愛戰勝了惡與死亡。
為此,最後晚餐很重要;而且,我們參與的聖體聖事亦
是重要的;我們應該意識到,耶穌在最後晚餐中所行的
這個轉化,也繼續在所有的彌撒慶典中施展。
致希伯來人書認出在這事件上訂立新盟約的意義,該書
作者宣稱【耶穌做了新盟約的中保】;因了祂的血,或
更確切地說,因了祂的犧牲、奉獻,賦予了聖血當有的
一切代價,祂成為中保。
耶穌帶著祂復活的肉體,通過祂的聖血,就是通過奉獻
祂的生命,進入了天上的聖所、 天主的隱秘之中。
希伯來書肯定說:『基督不是帶著公山羊和牛犢的血,
是帶著自己的血,一次又為永遠進入了天上的聖殿。
耶穌的血富有價值;因為,是祂奉獻的標誌:『祂借著
永生的 神,已把自己毫無瑕疵地奉獻於 天主』。
在祂的奉獻中,耶穌同時是祭品和司祭;祂是配得上
天主的祭品,因為,祂毫無瑕疵;祂是有能力的司祭,
因為,祂在永生的 神、就是在聖神的推動下奉獻自己
;所以,祂的奉獻充滿效力,具有潔淨和聖化雙重效果
,能潔淨我們的良心,除去死亡的行為,也就是除去罪
惡。
為了人們的罪惡,耶穌做了死亡的奉獻,為我們贏得了
我們所需要的內在的潔淨。
此外,祂的犧牲也通傳給我們為事奉生活的
天主所需要的聖化。
因著這兩個啟示,祂的血有功效的理由,耶穌是新盟約
的中保;希伯來書的作者以勝利的口吻宣佈這個事實。
事實上,能夠訂立一個新的盟約,它不是那如同西乃山
的一個外在的盟約,是從耶穌的聖心出發,並到達我們
內心的一個內在的盟約,這的確是一個奇妙的勝利。
這個新盟約,首先是一個愛的禮物,是耶穌的聖愛為給
我們獲取的;在這基督聖體聖血大瞻禮上,我們應該為
祂的勝利感到無限喜樂,並為祂以無限的愛獻出了自己
,建立一個 天主和我們之間的永久盟約,感激不盡。
作者:阿爾貝.范諾怡 耶穌會樞機主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