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應效法 天主聖三的生活
出卅四 4~6,8~9;格後十三 11~13;
若三 16~18
「小德蘭福傳之友」曾慶導神父讀經反省
天主三位一體的奧妙信理真的不是人憑自己的理智
可以想出來的,也不可能是初期教會的創造。
初期教會的基督徒是猶太人,猶太人是絶對的一神
論者,以他們的文化和思想背景,他們無法想像
天主是三位的。
初期的基督徒也知道,宣揚 天主是三位的,不會
帶給他們任何社會上、物質上的好處,反而是麻煩
和迫害。
因著這個信仰的緣故,他們被不接受這信仰的猶太
人趕出會堂,成了猶太社會裡的邊緣人。
天主三位一體的信理不是門徒創造的、或是用理智
推理出的結論;是主耶穌生前給門徒們或明顯、或
隱含的啟示。
就在耶穌復活的光照之下,門徒們回憶並反省耶穌
的這些啟示,領悟到這個信仰。
在今天的讀經二裡,聖保祿表達出這個信仰:「願
天父的慈愛、基督的聖寵、聖神的恩賜常與你們同
在」;在主曆五十七年,保祿寫下《格林多後書》
,這說明,耶穌升天後短短二十多年中,那些猶太
基督徒的信念已經有了極具革命性的轉變:從絶對
的一神論到三位一體的一神論。
主耶穌生前,或明、或暗給門徒啟示的例子,就是
今天福音裡說的:「 天主⋯⋯ 賜下了祂自己的獨
生子⋯⋯」, 以及在福音其他地方,耶穌說:「你
們若認識我,也就必然認識我 父⋯⋯ 誰看見了我
,就是看見了 父⋯⋯ 我在 父內、 父在我內⋯
⋯我對你們所說的話,不是憑我自己講的,是住在
我內的 父⋯⋯」(參若十四 6~14);「當護慰
者,就是我從 父那裡要給你們派遣的、那發於
父的真理之神來到時,祂必要為我作證 ⋯⋯」(參
若十五26至十六 4)等等。
將祕密和別人分享,是友誼的象徵;主耶穌把我們
看成祂的朋友,所以,祂願意把祂自己最內在的「
隱私」、就是 天主內在三位一體的生命告訴我們。
但是,這內在的生命太過深奧,生活在現世的我們
用有限的理智是無法完全明白的;這好比陽光太強
烈了,人的眼晴無法直視太陽一樣。
我們願意接受 天主三位一體的信理,不是因我們
理解,是由於相信了主耶穌的啟示,就如小孩子相
信慈愛父母告訴他們的事一樣。
二千多年來,很多人用不同方式試圖解釋三位一體
的道理,譬如:太陽、陽光及太陽散發的熱,分別
代表 天父、聖子及聖神,這三者是共存共有的,
有一就有三,而三只是一。
另一種解釋的方法是:當我們推想「三位」的時候
,可用加法 1+1+1=3;當我們推想「一體」(同
一性體)的時候,可以用乘法 1×1×1=1。
這種種方法都會把我們的想像力繃到極限,我們還
是無法完全明白;不過,沒關係,在天堂上,我們
不再用想像,是面對面直接看到 天主,那時,我
們都會明白的。
天主三位一體的啟示告訴我們: 天父與聖子的關
係是完全「自我奉獻」的愛的關係, 父將自己的
一切完全給予子,子將自己的一切完全給予 父;
所以,「 父在子內、子在 父內」。
父子之間愛的連繫是如此深厚,以致於這連繫位格
化了,成了「聖神」。
若以人類的經驗來說,稍微相似的是夫妻之間愛的
互相給予,產生了「第三者」、子女一樣;子女是
夫妻愛情的結晶。
天主三位一體的啟示跟我們的生活有什麽實際關係?
大有關係;既然, 天主是三位的「團體」,不是
「唯我獨尊」的「孤家寡人」,而且,人是按
天主自己的肖像造的(創一27),所以,我們的生
活也該是與別人相處、發展關係的團體生活,不能
是一座「孤島」。
但是,與別人相處時,我們要效法 天主聖三之間
愛的相處,因為,愛的付出,是獲得真正幸福和滿
足的不二途徑。
危害人類大家庭最烈的莫過於自私自利、一切以我
為中心的個人主義,這個人主義使人間成了冷酷無
情、爾虞我詐的人間地獄。
人類唯一的生路是效法 天主聖三的生活:付出和
分享愛的生活;這樣,在人間,我們甚至也可預嚐
天國的美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