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與 天主相遇,需要冒險和踏上旅途;因為,一位
【安分的】基督徒【永遠不認得】 天父的面容。
二月十日,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講道中,教宗方
濟各做了上述的表示。
一位基督徒若想認識自己的身分,舒舒服服躺在沙發裏
翻書,是辦不到的;因為,世上沒有一本內含【
天主肖像的目錄冊】;自己構想一位安逸的
天主、遵循與 天主毫無關係的準則也是辦不到的。
取自《創世紀》的讀經記載, 天主照自己的肖像造人
;教宗以這段讀經默想了一個欲認識自身來源的基督徒
所面對的正確道路和眾多錯誤道路。
教宗說, 天主的肖像,在電腦中、在百科全書中肯定
找不到。為了找到祂,即為了認識自己的身分,唯有踏
上旅途才可實現;否則,我們將永遠不認得
天主的面容。
教宗說:不踏上旅途的人,絕對不認得 天主的肖像,
永遠找不到 天主的面容。
坐著的基督徒、安分的基督徒將不認得 天主的面容;
他們說: 天主是如此這般……,卻不認識 天主。
為了行走,需要有 天主親自置入我們心中的不安分;
這不安分會帶領我們尋找 天主。
當然,踏上旅途,意味著讓 天主或生命來考驗我們;
踏上旅途,就是面臨風險。
先知厄里亞、耶肋米亞、約伯等這樣的偉人也是這樣做
的;他們不畏危險,遭受了艱辛與氣餒的打擊。
然而,還有另一種停滯不前的方式,即虛假地尋求
天主。
教宗指出,福音事蹟中的經師和法利塞人斥責耶穌;因
為,祂的門徒在進食前沒有行洗潔禮。
福音中,耶穌遇到了害怕踏上旅途的人,他們讓自己相
似於一幅 天主的諷刺畫;那是一張偽造的身分證。
這些非不安分者壓抑心中的躁動,用誡命繪製
天主,然後,忘記 天主:『你們離棄
天主的誡命,只拘守人的傳授』。
如此,他們便在遠離 天主,不走向 天主;當他們感
到不安全時,就發明或製造另一條誡命。
教宗最後說,誰這樣做,就是在走一條所謂的路、一條
不邁步的路、一條靜止的路。
今天的禮儀讓我們省思兩句話、兩張身分證。
其中一句是:踏上旅途吧,你將瞭解到你的身分;因為
,你是 天主的肖像,你是按照 天主的模樣受造的。
踏上旅途,去尋找 天主吧。
另一句話是:不,放心吧;遵守這一切誡命,這就是
天主、這就是 天主的面容。
願 上主賜予我們恩寵,讓我們始終勇往直前,去尋
找 天主的面容。
終有一天,我們會看見那面容;但是,在這裡、在塵
世,我們應該尋找那面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