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末日喜筵

 

 

請吃喜酒,是許多民族由來已久的習俗;在以色列人間也

 

很盛行。

 

所以,在舊約聖經中,我們屢次讀到有關婚宴的記載,慣

 

常用來象徵默西亞時代的富庶以及被迫害的

 

天主子民最後勝利的光榮。

 

譬如,聖詠第二十三  ( 二十二)  篇的作者說:「

 

上主是我的牧者,我實在一無所缺」;又說:「在我對頭

 

面前,你為我擺設了宴席;在我的頭上傅油,使我的杯爵

 

滿溢」。

 

今天、常年期第二十八主日,彌撒禮儀援引婚宴的比喻

 

預示世界末日、說明救恩和教會的普遍性、基督救世工程

 

的終歸告成以及我們個人的得救問題。

 

先從讀經一說起;本主日彌撒中的讀經一,取自依撒意亞

 

先知書的第二十五章第六到十節,內容談到「末日喜筵」

 

這裏所謂「末日」,是指默西亞時代;「末日喜筵」除了

 

象徵默西亞時代的富庶外,更意味著救恩的普遍性。

 

這樣,依撒意亞先知就在這篇讀經中預言了基督的來臨,

 

並宣布了基督將召集普世萬民、建立祂的聖教會。

 

今天讀經一這樣說:在熙雍山上,萬軍的    上主要為萬民

 

擺設盛宴,備有豐美的食物和香醇的陳酒;食物是精選的

 

、陳酒是上等的。

 

祂要在這座山上揭去遮住萬民的守喪的頭巾和掩蓋各國的

 

殮布,祂要永遠消滅死亡。

 

我主、    上主要從每個人的臉上抹去眼淚,要由整個地面

 

除去祂民族的恥辱;因為,    上主這樣說過。

 

到那一天,有人要說:看!這是我們所期待的拯救、我們

 

的    天主,這是我們所依賴的    上主,我們要因祂的救援

 

鼓舞喜樂;因為,    上主的手停留在這座山上(依二十五

 

  6 ~ 10)。

 

在介紹本主日彌撒的福音之前,我們先要記得:耶穌曾自

 

比為新郎說,祂的門徒之所以不像洗者若翰的門徒和法利

 

塞人一樣常常禁食,是因為祂尚跟他們在一起。

 

祂說:「新郎跟賓客在一起的時候,賓客怎能哀痛呢?

 

但是,到了時候,新郎就從他們中間被劫去;那時,他們

 

就要禁食了」(瑪九14 ~ 15)。

 

後來,耶穌在受難前夕、建立聖體聖事後,接著便向門徒

 

們說:「我告訴你們,從今以後,我不再喝這葡萄酒了,

 

直到在我    父的國裏那一天,與你們同喝新酒」。

 

所謂「喝新酒」,就是上述依撒意亞先知所預言的「末日

 

喜筵」。

 

關於「末日喜筵」,在對觀福音中有兩篇相似卻不相同的

 

記載:一篇在聖路加福音十四16 ~ 24;另一篇就是本主日

 

彌撒的瑪竇福音第二十二章第一到十四節。

 

它這樣說  : 那時,耶穌又用比喻給他們說:「天國,好比

 

一位君王為自己的兒子辦婚宴,他派遣他的僕人去邀請客

 

人前來赴宴;但是,他們不肯來。

 

他又派遣其他的僕人說:『你們對客人說:看!我的酒席

 

已經預備好了,牛和肥畜都已宰殺了,一切都齊備了;請

 

來入席吧!』

 

但是,客人們不理睬,都走了。

 

一位到自己田裏去、一位做買賣去,其餘的竟然把他的僕

 

人抓住,凌辱後殺死了。

 

君王大怒,發兵去誅滅了這些殺人凶手、焚燒了他們的城

 

市;然後,對僕人說:『婚宴已齊備了;但是,被邀請的

 

人都不配。

 

你們現在到路口去,不論遇到誰,都邀請來赴宴』。

 

那些僕人出去,到大路上,把遇到的人,無論好人壞人,

 

全都叫進來;婚宴廳中坐滿了客人(瑪二十二 1 ~ 10)。

 

我們剛才聽了聖瑪竇所載關於「末日喜筵」,與聖路加福

 

音第十四章第十六到二十四節所記載的不盡相同;除情節

 

上的差異不談之外,值得注意的是兩個比喻的不同旨趣。

 

聖路加記述這個比喻,目的是在說明救恩的普遍性,不但

 

是    天主子民以色列人,即使,原來並不是    天主子民的

 

萬民或異邦人,也都被邀請來參與「末日喜筵」。

 

這似乎更接近耶穌講這個比喻的原始意義。

 

聖瑪竇寫下福音時,教會已經成立,而且,在教會中已有

 

良莠不齊的現象;所以,在聖瑪竇的記載中,比喻的重心

 

便由「被邀請」轉遷到「接受邀請」。它的主旨便不只是

 

救恩的普遍性,是得救的條件,即相稱地答覆

 

天主的邀請;或得救的人的資格,即相稱的生活。

 

從這方面看來,聖瑪竇福音記述的婚宴比喻,與聖瑪竇福

 

音第十三章所記載的「莠子」和「往海裏撒網」的比喻有

 

異曲同工的作用。

 

所以,在這個比喻的結束,也像在那兩個比喻中一樣,有

 

「扔在火窯裏,在那裏要有哀號和切齒」這樣的字句。

 

本主日的彌撒禮儀給予我們兩個教訓  : 一個是、感謝

 

天主的邀請;另一個是、警惕自己如何相應地答覆

 

天主的邀請。

 

在我國    天主教傳統的早、晚課中,有五拜禮和五謝禮;

 

五謝禮中的第四謝:「謝    天主賜我進教引我升天之恩」

 

;五拜禮中第五拜:「懇祈聖母轉求    天主賜我善終恩佑

 

」,正好表示這兩種心情。我們要時常把它們記在心裏。

 

主內的兄弟、姊妹們,本主日彌撒的訊息与上個主日彌撒

 

的訊息相輔相成;上個主日彌撒的訊息強調教會的普遍性

 

。我們對【忠貞教會】的標榜表示了不滿;因為,它排擠

 

不屬於自己圈子內的人們,不期而然地,對耶穌所創立的

 

教會劃出了另一條界限。

 

在本主日的彌撒福音裏,聖瑪竇在記述了耶穌所講的婚宴

 

比喻之後,添加了一位沒有穿婚宴禮服的人的情節,

 

說這人被發現後,便被丟在外面黑暗中,在那裏要有哀號

 

和切齒。

 

聖瑪竇更援引耶穌的話解釋說:因為,被召的人多,被選

 

的人少。

 

這就是說,在同一教會中,有良莠不齊的現象;教會中的

 

不良份子若不及時悔改,不能得救。

 

基督,我們讚美你;亞孟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作者:阿德里安.諾桑聖    本篤會神父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末日喜筵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
    Guodegang

    郭德剛福傳中心

   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