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
「我是真葡萄樹,我父是園丁。凡在我身上不結實的枝條,他便剪掉;凡結實的,他就


清理,使他結更多的果實。


你們因我對你們所講的話,已是清潔的了;你們住在我內,我也住在你們內。正如枝條


若不留在葡萄樹上,憑自己,不能結實;你們若不住在我內,也一無所能。


我是葡萄樹,你們是枝條;那住在我內,我也住在他內的,他就結許多的果實;因為,


離了我,你們什麼也不能做。


誰若不住在我內,便彷彿枝條,丟在外面而枯乾了,人便把它拾起來,投入火中焚燒。


你們如果住在我內,而我的話也存在你們內;如此,你們願意什麼,求罷! 必給你們成


就。 我父受光榮,即在於你們多結果實;如此,你們就成為我的門徒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 若十五 1 ~ 8 )


 


加爾各答的真福德蘭修女,在她的一本自傳中記述 :  修女們使我留意到的另一點就是,


當她們看葡萄樹時,她們看不見果實;雖然,所有的果實都在枝條上。然而,她們告訴


我,耶穌真的很謙遜,祂要枝條結果實。


要枝條結果實,祂需要細心照料葡萄樹和枝條之間的接駁口;耶穌自己成了接駁口。


若要將枝條從樹身上折斷,需要用很大的力氣。


葡萄樹和枝條的比喻,提醒我們,必需依賴    天主;更教導我們有關    天主的謙遜。


天主很謙遜;雖然,祂是全能的聖者,卻願意透過我們這些不完美、普通又有罪的人身


上工作。


天主很謙遜;祂願意依賴我們的信、望、愛三德將祂的光榮顯示。


此外,葡萄樹和枝條的比喻,也包含另一層重要的意義 :  若要結更多的果實,就要付出


接受修翦的代價。


修翦,就是淨化;除去自私和自恃。在日常生活的困難、痛苦及磨煉當中,   


天主修翦我們。


耶穌希望我們明白,當我們接受祂的話,懷著信心去實踐時,我們就是接受祂的修翦,


得以淨化。


我是葡萄樹,你們是枝條;正如所有樹木的枝條一樣,我們生活需要有根,這樣


才能夠吸收水分與營養來維持生命;然而,很多時候,我們忘卻了自己的根。


我們要常常反省自己,影響我們每天生活的到底是甚麼 ?


是世俗的精神,還是基督的精神 ?


 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
    Guodegang

    郭德剛福傳中心

   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