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為信仰打一場好仗

 

宗十二     1~11;弟後四     6~817~18

 

瑪十六     13~19

 

小德蘭福傳之友 」曾慶導神父讀經反省

 

很久前,在初學院,一天,飯後閒談,不知道怎麼

的,就談到伯多祿和保祿;同座的一位神父問我說

:「你比較喜歡誰?伯多祿?還是保祿?」

我聽了,一下子,啞口無言。

之前,我從來沒有把他們倆分别來看;雖然,他們

兩人都做了對不起主耶穌的事,但是,兩個人後來

都成了初期教會的柱石,都為了基督流血殉道。

他們的名字原來是    Simon Saul, 後人都紀念

們是    Peter Paul;現在和以前一樣,他們

位我一樣喜歡。

不過,事後多加細想,我發現,他們真的有非常多

不同的地方:耶穌傳教時,伯多祿就是跟隨祂的門

徒;在主耶穌復活升天後好幾年,在往大馬士革的

路上,保祿遇到復活的主;伯多祿是漁夫,保祿是

法利塞人;伯多祿結過婚,保祿是單身;伯多祿的

教育程度不高,性子又急,保祿卻是當時猶太人最

有名的經師加瑪里耳的高足,很會做深入、冷靜的

反省;雖然,兩人都是猶太教徒,但是,伯多祿對

信仰好像不大熱忱,保祿對祖先的信仰充滿激情;

伯多祿是初期教會的領導人,保祿一開始對這教會

恨之入骨,欲除之而後快⋯⋯

是什麼緣故使如此不同的兩人走在一起?

答案是,他們被同一位基督所召喚,懷著對同一位

基督的信仰和愛,對基督教會的同一赤膽忠心。

在今天的三篇讀經裡,我們都可以看到,對基督的

信仰和愛在他們生命中的重大意義。

今天的福音裡,我們讀到,在        天父特別靈感啟示

下,教會的磐石伯多祿清楚表達了基督信仰最核心

的部份:耶穌不只是一位「人」,甚至不只是一位

偉人,如洗者若翰、先知厄里亞或耶肋米亞,祂是

「默西亞、永生        天主之子」。

換句話說,祂是一位        神!

不只是眾多偉人、賢人中的一位,耶穌是遠遠超出

所有賢哲的,獨特的「        神又是人」。

為伯多祿和保祿,這信仰不只是理智上的認知,在

生活上更因信仰的要求有所改變和順服。

信仰的最大證明,不是能做茶餘飯後的神學縱橫談

,是能為這信仰受苦、犧牲,甚至犧牲生命,這就

是伯多祿、保祿的共同偉大之處。

在今天的讀經一裡,我們看到,伯多祿為主耶穌受

諸多痛苦的例子;他被黑落德押在監獄裡,而且被

兩道鎖鏈捆著,交由四班兵士、每班有四人看守;

教會熱切為他祈禱,就在黑落德要判決他的前一夜

,他神奇地被        天主的天使救出層層封鎖的地牢。

在今天的讀經二裡,我們讀到,在羅馬被囚之時,

老的保祿知道自己沒有獲釋希望時寫的一封書信

,可說是他的遺囑。

在這封信裡,他將自己的心思盡量表露給他的神子

弟茂德,並將自己心中的痛苦、所受的災難也一一

告知他的愛徒,希望他能以自己為榜樣,鼓起勇氣

為基督忍受一切。

今天,我們讀到的是這封信中極為感人的一段:「

我已被奠祭,我離世的時期已經近了;這場好仗,

我已打完;這信仰,我已保持了;從今以後,正義

的冠冕已為我預備下了」。

聖伯多祿和聖保祿以及他們所代表的初期基督徒的

信仰、教會的信仰,也是直至今天教會一代一代傳

給我們的信仰,就是:耶穌是默西亞、永生

天主之子。

今天,我們之所以相信,首先是因為,我們有幸被

天父揀選、並受聖神啟示所感動(但是,不等於說

我們本身很棒、值得被揀選),有機會接觸到教會

的這個信仰。

另外,我們能堅信不疑,也是因著像伯多祿、保祿

這樣的歷代基督徒用鮮血和生命所作的信仰最高見

證。

他們不是只談論自己的信仰,更為信仰打了一場硬

仗,並且為信仰付出了生命;犧牲越大,見證越可

信賴。

我們的信仰也應像伯多祿和保祿一樣,不能止於理

智的認同;雖然,理智在基督信仰中有重要的角色

(我們不是迷信的)。

我們每天的生活必須因著信仰的要求有所改變,變

得更好,更有德行,更充滿信、望、愛。

我們也要知道,要我們放棄信仰的各種各樣的誘惑

是一個強悍又凶惡的敵人,我們得全神貫注地打好

這場仗,保持信仰至死不渝;堅持到底的,才堪當

接受勝利的榮冠。

伯多祿和保祿各有自己的特點,卻因基督走在一起

,共同奮鬥,共同成為教會信仰的柱石。

我們教會團體的成員彼此也是很不同的,各有自己

的脾氣、背景……但是,只要我們以基督和祂的

教會為中心,我們一定可以克服分歧,團結地為主

工作。

當我們有不同意見時,我們該問問自己:「我的所

作所為是分裂或是建立了基督和祂的教會?」

基督徒的分裂是使基督蒙羞的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
    Guodegang

    郭德剛福傳中心

   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