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一月十日,在聖瑪爾大之家的小聖堂主持清晨彌撒
,教宗方濟各省思了當天《路加福音》中的『不忠信
的管家』(路十六1~8),他稱這是日常腐敗的故事
;為了不陷入腐敗的團夥,我們要有基督徒的精明。
福音記述,揮霍主人財物的管家在事跡敗露後,非但
不尋找誠實的工作,反而串通他人繼續行竊。
教宗表示:這真是一個腐敗團夥;這些人真厲害!
腐敗之人一旦成了團夥,勢力便會大增,甚至會採取
黑手黨的手段;這不是童話,不是我們應該從古代歷
史書中尋找的故事,卻是我們每天可以在報紙上讀到
的事。
這事也發生在今天,尤其是那些負有責任管理人民財
富,又非自身財富的人。
對於自己的財富,沒有人會腐敗,只會保護它。
因此,耶穌從這個故事得出以下結論:這些世俗之子
比光明之子更為精明,他們的精明致使他們『甚至以
禮貌謙恭、帶著絲綢手套去進行更大的腐敗』。
教宗不禁問道,是否存在另一種『基督徒的精明』呢?
如果,這些人比基督徒更精明,我不說他們是基督徒
;因為,有許多腐敗的人自稱基督徒。
如果,這些人比忠於耶穌的人更精明;那麽,我要問
:是否存在一種基督徒的精明?
是否存在一種態度,可以幫助那些願意跟隨耶穌的人
不致陷於兇惡,落得被活吞的下場;就如我母親常說
的『被他人生吃』的下場呢?
什麽是基督徒的精明?
這精明不應該是犯罪,應該有助於我為 上主服務。
那麽,是否存在基督徒的精明呢?
是的,有一種基督徒的精明可以幫助我們前行,而且
不陷入腐敗的團夥;教宗解釋說,耶穌在福音中通過
對比的方式指出這種精明,祂說,基督徒是狼群中的
羊,機警如同蛇,純樸如同鴿子(參閱:瑪十16)。
那麽,我們該如何實踐呢?
教宗指出三種態度 :
首先是秉持健康的不信任
保持警惕,小心那些豪言許諾、誇誇其談的人,例如
:那些對你說『來我的銀行投資,我給你雙倍利息的
人』。
第二種態度是反省
面對魔鬼的誘惑,我們要懂得反省;因為,魔鬼瞭解
我們的軟弱。
最後一種態度是祈禱。
於是,教宗祈求道:『今天,讓我們祈求 上主賜予
我們這種機靈的恩寵,基督徒的機靈,擁有基督徒的
精明。
如果說,有一件事基督徒不能做,這件事就是天真;
我們基督徒擁有一個內在寶貝,這寶貝是聖神,我們
應該守護祂,天真的人會讓他人盜走聖神。
基督徒不可以做天真的人;讓我們祈求基督徒的精明
、基督徒的敏覺。
今天也是為腐敗之人祈禱的好機會;人們常說,造成
環境污染的煙霧,殊不知社會上還有一種腐敗的煙霧
,讓我們為腐敗之人祈禱,願這些可憐的人能走出那
個他們自願進入的監獄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