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要害怕;從俯伏到朝拜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耶穌顯聖容慶日)

圖: 耶穌顯聖容。

 

主內的兄弟、姐妹:

每年八月六日是教會禮儀的「耶穌顯聖容慶日」,這主日

巧好適逢其會;慶日選讀的福音與四旬期第二主日相同(

瑪十七1~9),但是,其它兩篇讀經則有所不同;顯然,

教會願意我們在不同的情境和脈絡下理解福音,深入信仰

,更加認識耶穌。

聖伯多祿見證耶穌顯聖容的事蹟,絕不是虛構的荒誕故事

;因為,他親眼見過耶穌的威榮。

隨後,他還向我們講述當時的所見所聞(讀經二:伯後一

16~18)。

當然,福音的敘述更加完整;這個事蹟,聖史瑪竇說,是

「六天以後」發生(瑪十七    1),一如聖史馬爾谷(谷九

     2);意思是,滿了六天後,也就是在第七天。

我們都記得,「第七天」,是       天主完成了一切造物工程

後、休息的日子,定為聖日(創二1~3)。

我們也記得,梅瑟在西乃山上等候了六天,      

上主在第七天才從雲彩中召叫了他,讓他看見

上主的榮耀(出廿四15~16)。

「滿了六天」,在聖經中是一種概念的表達,意味著一切

都已準備就緒,就只等待重大事件的到來。

因此,為能更加瞭解耶穌顯聖容的事蹟,我們必需要回顧

六天前發生的事   : 六天前,伯多祿宣認耶穌是「默西亞、

永生       天主之子」(瑪十六16);耶穌也向門徒們說明:

祂必需上耶路撒冷去,在那裡受許多苦、並將被殺;但是

,第三天,必要復活(瑪十六21)。

六天的時間,使得伯多祿的宣認趨於成熟,同時也堅定了

耶穌受苦的意志;雖然,門徒們當時仍未明白為何耶穌必

需受苦;但是,對耶穌而言,祂已確定這是       天父的旨意

,並且也真誠予以接受。

耶穌意識到,祂的苦難,是祂唯一朝向光榮的橋樑、也是

使人能夠親近       天主的道路。

六天以後,耶穌帶領三位門徒上了一座高山,其中一位就

是伯多祿;「在他們面前,變了容貌,祂的面貌發光有如

太陽、祂的衣服潔白如光」(瑪十七    2)。

「有如太陽的光」是非常耀眼的光、無法直視的光,這光

雖然吸引人,卻也委實令人懼怕;人可以選擇趨近,也可

以遠離。

「衣服」,指的是一個人的形象,在此說明耶穌全然是光

,「在祂內沒有一點黑暗」(若壹一    5);誰若跟隨祂,

就將在光中行走。

聖史瑪竇還敘述說,在耶穌顯聖容的時候,梅瑟和厄里亞

也出現、並且與耶穌談論(瑪十七    3)。

梅瑟和厄里亞是舊約的兩位重要人物,他們都曾親眼見過

上主的光榮;在西乃山上,梅瑟在領受       天主十誡的時候

,那時,山上雷電交作、濃雲密佈、角聲齊鳴,令人心驚

膽怕(出十九16~19)。

在曷勒布山上,厄里亞當時正在逃命;       天主在寧靜中、

在輕微細弱的風聲中顯示給他、安慰他、鼓勵他(列上十

11~13)。

天主能以雷霆萬鈞之勢顯示自己、也能以溫文柔和的形象

顯示自己,梅瑟和厄里亞都曾見過       上主的光榮;但是,

他們現在看見的卻是另一種不同的形式。

這次,       上主光榮的顯現,全部是光:耶穌的面貌發光有

如太陽、祂的衣服潔白如光,還有光耀的雲彩、光亮的聲

音。

這是       上主親近人的榮光,讓他們不再戰戰兢兢、蒙頭蒙

臉;反而敢於直視       上主、與       上主親密談論。

耶穌,就是親近我們的       上主榮光;聖史瑪竇為了讓我們

明認這一點,就把耶穌受洗的事蹟與耶穌顯聖容的事蹟貫

穿起來。

在耶穌受洗時,三部《對觀福音》都記載,有聲音從天上

傳來說:「這是我的愛子,我所喜悅的」(瑪三17;谷一

11;路三22)。

然而,在耶穌顯聖容時,只有聖史瑪竇告訴我們,天上也

發出同樣的聲音(瑪十七    5;參閱:谷九    7;路九35)。

耶穌是       天主所喜悅的,這點表明,耶穌與       天主的共融

關係:耶穌,不是下人,是       天主的愛子;祂向我們展示

天主、讓我們看見       天主的具體面貌。

因此,       天主明示我們說:「你們要聽從祂!」(瑪十七

    5;谷九    7;路九35)。

聽從耶穌,就是聽從       天主、親近       天主!

門徒們自然很渴望親近光榮的耶穌、想搭帳棚與祂同住(

瑪十七    4);但是,他們聽了天上傳來的聲音之後,卻都

「俯伏在地,非常害怕」(瑪十七    6)。

耶穌遂前來,扶持他們,對他們說:「起來吧,不要害怕

!」(瑪十七    7)。

能夠叫人不要害怕的,通常是很有能力的人;甚至說,是

具有       天主大能的人。

聖史瑪竇因此也透過這種方式,讓我們認識耶穌:祂是      

天主所喜悅的,具有       天主的全能。

現在,我們進到更關鍵的、認識耶穌的敘述,這敘述的重

點在於,門徒們從俯伏在地到站立起來的姿勢。

俯伏,就是臉朝下、趴在地上;若要從這個姿勢起身站立

,人就必需首先手足伏地、雙膝跪著、兩手撐地;這就是

聖經記述的朝拜的姿勢,而且朝拜的物件就是「人子」。

在《達尼爾書》中,達尼爾看見這位「人子」乘著天上的

雲彩而來,擁有永遠的王權(讀經一:達七13~14)。

後來,達尼爾與祂接觸,頓時嚇得全身無力、面色蒼白、

俯伏在地;「人子」卻來扶持他、叫他不要害怕。達尼爾

便用膝和手掌支撐著起來,也就是朝拜了「人子」(參閱

:達十    8~12)。

這也是門徒們看見耶穌顯聖容時,對耶穌的朝拜舉動。

在顯聖容的事蹟中,耶穌親自引導我們把害怕的情緒轉變

為朝拜的虔敬:只要朝拜祂,就不必害怕;只要聽從祂,

就能在光中行走。

從高山下來的時候,耶穌囑咐門徒們,在祂由死者中復活

以前,不要將所看見的事告訴任何人;這是因為,耶穌在

山上顯示的光榮是祂復活的光榮,這光榮不是孤立的,卻

總是與祂的苦難和死亡相連,藉此表明這是救贖性的光榮

,免得門徒們在還沒體驗到祂的死亡和復活之前,就大談

特談這光榮,以致這光榮被神奇化,因而削弱了這光榮的

真實意義。

那是耶穌做為基督的意義、也是我們做為基督徒的意義:

我們的信仰是救贖性的信仰。

我們的信仰不能依靠引人注目的奇事來維持,卻必需透過

認識所信仰的那一位;耶穌願意我們在平常的生活中親近

祂、認識祂、跟隨祂,不要害怕;祂自己也以平常的方式

、不耀眼的方式親近人。

當然,常與       天主親近的人必定也要分享       天主的光。

同樣的,耶穌也與我們分享祂的光,對我們說:「你們是

世界的光;你們的光當在人前照耀,好使他們看見你們的

善行,光榮你們在天之  父」(瑪五14~16)。

但是,我們這世界的光並不是耀眼的光,是為叫人能張開

眼睛觀看的光;因此,我們也不必在人前炫耀。

主耶穌只要我們明認,我們所有做祂門徒的人,在我們內

都有祂的光;這原是我們的身分。

藉此信念,我們便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坦然面對一切,包括

痛苦,甚至死亡;堅定不移地跟隨耶穌、朝拜耶穌。 阿們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~ 張德福神父      摘自梵蒂岡廣播電台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
    Guodegang

    郭德剛福傳中心

   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