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靈的更新 (主受洗節)
路加福音 三 15~16,21~22
薛恩博樞機 著 丁穎達教授 譯
默想:
到底是甚麼力量驅使耶穌前去約但河、領受若翰的洗禮
呢?
洗禮,究竟是為了甚麼呢?
祂又為甚麼會繼承這個禮節,並且使之延續至今,成為
所有基督徒特有的標誌呢?
還有,兩千年過去了,洗禮,在現代社會裏,又意味著
甚麼呢?
我們會提出這些問題,全因為今天是主受洗節,在教會
禮儀年中,耶穌聖誕節期的尾聲。
多數宗教都有潔淨、洗滌儀式、或者取潔禮:
印度教教徒在神聖的恆河裏淨身;猶太教教徒在浸禮池
裏洗潔淨浴;伊斯蘭教強調梳洗清潔;基督信仰有聖三
的洗禮;它們都跟身體的清洗有關,並且象徵著心靈的
更新。
無論誰,汗流浹背地奔波忙碌了一整天之後,能有機會
好好洗個澡,最能體驗神清氣爽的舒暢感。
若翰的腦筋裡有一個明確的目標:他的洗禮為的是,替
一位後來者鋪路;他心裡明白,那位後來者比自己偉大
;因為,祂是使人民獲得解放的默西亞。
若翰只是打算讓人民預備好,迎接默西亞的來臨,那就
是為甚麼他要醞釀民眾的情緒。
他的宣講,不是「拂面春風」,是震撼教育,直達聽眾
的良知,激發他們改造生活。
許多人真的被打動,願意「皈依」,改變自己的生活,
並且前來領受他的洗禮。若翰舀起約但河水、澆在他們
頭上,做為悔改與取潔的記號。
耶穌突然現身,夾雜在等待若翰為他們施洗的人群當中
;祂到那裡幹甚麼?
難道,祂也需要悔改、告罪、洗淨罪污嗎?
其他人都需要;惟獨耶穌不需要。
那麼,到底是甚麼動力促使祂離開納匝肋家園,加入罪
人的行列,領受這悔改的洗禮呢?
在公開傳教生涯的伊始,耶穌釋出一個記號──祂走在
人群當中。
這種做法的目的是要讓我們懂得,祂放棄恬靜、安逸的
木匠生活的原因以及祂選擇嶄新道路的重要性。
耶穌與成群的罪人們一起排隊,好像與他們如出一轍;
祂願意成為我們當中的一個,卻絕不是成為我們一樣的
悽慘罪人。
為了我們的緣故,耶穌成為我們中的一員,祂願意承載
我們的負擔與罪愆、我的負擔與罪愆。
祂親自揹負起這一切,並把它們帶入約但河,聽任河水
沖刷殆盡。
祂不但絲毫沒有蔑視身邊的罪人,反而,會在後來說:
「我不是為審判世界而來,乃是為拯救世界」。
天主充份肯定了耶穌所選擇的道路; 天主的神如同鴿
子一般降在耶穌上邊,並有聲音從天上說:「禰是我的
愛子,我因禰喜悅」。
天主驗證了耶穌的道路,這道路通向我們、通向我們罪
人; 天主對此滿心歡喜,因為,這正是耶穌來的目的。
不過,洗禮的目的,絕非停頓在水裏。
洗完澡,從浴池出來,我們會感到神清氣爽;一位原先
滿身罪污的人從聖洗池裡上來,彷彿重新受造一樣,受
洗的目的就是類似的心靈更新。
耶穌與我們一起浸入洗禮的水中,是為了帶領我們走出
經年累月的負擔與罪愆;這就是洗禮的意義:我們可以
天天更新自己。
反省與行動:
我能體會,耶穌不是罪人,卻願意走在罪人群中,接受
悔改的洗禮,以承載我們的負擔與罪愆嗎?
洗禮,是讓罪人重新受造、徹底更新;我常常記得自己
的洗禮,並不斷在生活中更新自己嗎?
當耶穌在約但河受洗時, 天父對耶穌說:祢是我的愛
子,我因祢喜悅。
我們領受洗禮的人也聽見 天父這樣對我們說話嗎?
也意識到我是 天父心愛的孩子嗎?
禱文:
請為基督徒祈禱
耶穌受洗,是每位基督徒洗禮的典範;祈求
上主恩賜我們能時時記得自己的洗禮及伴隨而來的恩寵
和責任,善做基督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