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們曉不曉得你們求的是什麼 ?
房志榮神父著
默想:
本主日的福音選讀,繼續上個主日的《馬爾谷福音》
第十章,但是,跳過了32 ~ 34節耶穌第三次預言受難
和復活,即刻講載伯德二子的要求(35 ~ 45節)。
不過,為瞭解這一對弟兄的要求是如何不合理,必需
回顧耶穌這三次預言所引起的反應。
馬爾谷把三次預言均衡地放在第八、九、十這三章中
;第一次是伯鐸要阻止耶穌受苦受難;第二次是門徒
們不明白耶穌說的話,又不敢問祂,原來,他們在路
上彼此爭論誰最大。
今天的福音所描述的,雅格、若望兄弟二人請求耶穌
允許他們在祂的光榮中坐在祂左右兩邊的席位上,好
似聽懂了耶穌在受苦受難之後將建立光榮的國度。
他們弟兄兩人一開始就大方地追隨了耶穌,這位老師
應該不會辜負他們;特別又因為另一對弟兄安德和伯
鐸是他們最在意的對手。
耶穌如何擺平他們?這為祂是一個考驗。
耶穌回答的第一句話:「你們不曉得你們求的是什麼
」;不在於他們請求的對象,是指祈求的程序。
只想登上光榮的高位,卻不先估量應付的代價和該受
的痛苦,那不過只是美夢、幻想而已。
由十字架到光榮 ( Per Crucem ad Lucem ),由艱辛
到明星(Per aspera ad Astra),是耶穌三次預言苦難
和復活的救恩之路,沒有其他捷徑。
所以,耶穌接著說:「你們能喝我喝的爵嗎?或者,
你們能受我將要受的洗嗎?」
這明顯指三次預言的實現或結局,一如耶穌在山園祈
禱時表現的服從:如果, 父不肯移去這苦杯,順命
的兒子便要一飲而盡,領受捨生致命的血洗 ~~~ 被釘
十字架。
他們回答:『我們能』。
也許,二人做此許諾,一時還不知其分量;但是,日
後的確做到了:雅格第一個為主殉道(參閱宗十二 2
);墊底的若望,晚年,也遭受過迫害。
最後,耶穌這樣回答兩兄弟的要求:「我喝的爵,你
們要喝;我受的洗,你們也要受;但是,我左右的位
子,不是由我來決定,是為那些被選定的人所準備的
」(49 ~ 50節)。
這兩句話,和盤托出了耶穌在世的使命,祂以自己的
生活榜樣教人走犧牲、吃苦的路,天天揹起各自的十
字架,跟在耶穌後面,走這條十字苦路。
走到加爾瓦略山巔、為主奉獻了生命之後,自有復活
的新生命出現,使人進入基督的永生國度。
至於在這王國裡,地位的高低和職務的分配,不是
基督的事,是按照 父的旨意來處理,基督自己也聽
從 天父的命令。
「是為那些被選定的人所準備的」,這句話的主詞是
指 天父,就像福音書中許多地方一樣。
今天,福音的最後一段話(41 ~ 45),一方面是一個
總結,另一方面也說出居高位是為了服務,不是為了
自己的利益 : 「你們當中誰要居高位,就要做大家的
僕人;你們中誰要成為首領,就要做眾人的奴僕」。
最後,耶穌表明自己的作風,要讓門徒們學習:「因
為,人子不是來受人服事,是來服事人,並且犧牲祂
的生命,為眾人做贖價」。
在瑪竇的平行文裡,最後這兩句話的說法是:「正如
人子來,不是來受人服事,是來為人服務,並交出祂
的性命來救贖眾人」(瑪二十29)。
初期教會三個多世紀的羅馬教宗為 天主子民熱心服
務,當中也有多位殉道,為後代留下了肖似基督的榜
樣。
反省與行動:
今天福音中,我明白耶穌回應雅格和若望兩兄弟所說
的話嗎?
耶穌經歷了苦難、聖死,才進入祂的光榮;這如何啟
發了我?
我願意學習基督,成為眾人的僕役,熱心服務他人嗎?
禱文:
請為基督徒祈禱
主耶穌犧牲自己的性命,做眾人的奴僕;祈求仁慈的
上主恩賜每一位基督徒都能效法耶穌樂於犧牲的精神
,在謙卑的服務中,走向永生的光榮。
請為提升台灣的生育率祈禱
人口,是國家永續發展的要素;祈求仁慈的
上主恩賜台灣的年輕夫妻願意向生命開放,生養、教
育下一代;政府也能為厚植國力,研擬政策,以提升
台灣的生育率。
請為世人的平安祈禱
和平、安樂的生活,是每個人心中的渴望;祈求仁慈
的 上主平息各地的天災、人禍,特別是土耳其連環
爆炸案和山西的嚴重乾旱,賜給世人平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