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二十二日,教會禮儀紀念聖女瑪利亞。瑪達肋納;這位聖女是耶穌的門徒之一
,是耶穌復活的第一位見證,因此,有宗徒中的宗徒之稱。
她率先向聖伯多祿及其他門徒宣報耶穌的復活。
聖女瑪達肋納是一位尋找真理的婦女;聖女艾迪特。施泰因(Edith Stein)曾說:
『尋找真理的人,就是不知不覺地在尋找 天主的人』。教宗本篤十六世從這角度看
聖女瑪達肋納;這位耶穌的女門徒不停留在愛中,裹足不前。當耶穌受難時,除了
聖若望宗徒外,其他宗徒都逃之夭夭,只有這位女門徒亦步亦趨地跟隨主耶穌走到
十字架下。耶穌被埋葬後,宗徒們都離開墳墓了,只有瑪達肋納在一周的第一天清晨
跑回到墳墓,她看到裏面空空的,就哭泣起來。爲什麽?因爲,她在尋找耶穌,但找
不到。她的恆心終於得到了報賞。
在二零零七年四月十一日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,教宗本篤十六世這樣談到聖女瑪達
肋納說:『當耶穌叫她的名字時,她才認出她所尋找的耶穌。我們也是一樣,如果,
我們懷著純樸真誠的心尋找主耶穌,我們必將找到他,甚至,將是他親自來找我們。
他會讓我們認出他來,他會直接稱呼我們的名字,讓我們進入他親密的愛中』。
瑪達肋納重新找到老師的喜樂是難以言喻的;但是,耶穌告訴她,不要拉住他不放,
因爲,他還沒有升到父那裏。關於這點,教宗在同一次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又說:
『瑪利亞。瑪達肋納希望像先前那樣地擁有老師,她認爲,十字架是個應該忘記的悲
劇。然而,如今,與耶穌之間已不存在純人性的關係,今後,爲了能夠會晤他,已不
再需要回到先前的狀況,而是應該和他建立另一種新的關係,必須向前看。
聖伯爾納多說:耶穌邀請我們每個人度這種新的生活,做這樣的過渡;如果,我們回
頭看,絕看不到基督』。
在二零零六年四月十九日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,教宗解釋聖女瑪達肋納的信德說:
『信德,不是一種意識形態、不是一種道德、不是一種哲學;信德,是與復活的主耶穌
相遇的經驗。這種相遇,改變人的一生,就像發生在瑪利亞。瑪達肋納身上一樣,她
急忙地跑去向宗徒們宣報那件大事:我看到主了』。這就是說:『誰遇見復活的耶穌
,他的内在生命便完全改變;誰也不能夠看見復活的基督卻不相信他。信德,
來自個人與復活基督的相逢,並因此成爲勇敢和自由的衝力,向全世界高聲喊說:
耶穌已經復活了,他永遠生活著。這就是每個時代,也是我們這個時代耶穌門徒的
使命』。
我們都知道,瑪利亞。瑪達肋納是耶穌復活的第一位見證人,可是,她也是福音所記
載的,曾有七個魔鬼從她身上被趕出來的女人(參見路八 2)。
關於這個事件,教宗在二零零六年七月二十三日的三鐘經講話中曾說:
『瑪利亞。瑪達肋納的故事提醒我們一個基本真理:所謂耶穌的門徒,就是在人性
軟弱的經驗中,懷著謙虛之情祈求耶穌幫助,並得到痊愈,從而就近跟隨耶穌,
成爲耶穌憐憫之愛的德能的見證,這個愛,遠比罪惡和死亡更強有力 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