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月九日、主日,在三鐘經祈禱中,教宗方濟各邀請
信友向世俗思維說不;他表示,我們生活的核心是耶穌
以及祂那帶來光照、愛和慰藉的話語。
十二月九日、將臨期第二主日,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
視窗帶領信眾誦唸三鐘經,在唸經前,教宗表示,洗者
若翰教導我們,悔改,是等待 上主來臨的方式。
教宗稱,洗者若翰是我們悔改旅程中的嚮導;聖史路加
記述說,洗者若翰走遍約但河一帶地方,宣講悔改的洗
禮,為得罪之赦(路三 3)。
十二月九日、主日,在三鐘經祈禱中,教宗方濟各邀請
信友向世俗思維說不;他表示,我們生活的核心是耶穌
以及祂那帶來光照、愛和慰藉的話語。
十二月九日、將臨期第二主日,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
視窗帶領信眾誦唸三鐘經,在唸經前,教宗表示,洗者
若翰教導我們,悔改,是等待 上主來臨的方式。
教宗稱,洗者若翰是我們悔改旅程中的嚮導;聖史路加
記述說,洗者若翰走遍約但河一帶地方,宣講悔改的洗
禮,為得罪之赦(路三 3)。
十二月十日,在清晨彌撒中,教宗方濟各勉勵我們
,要活出將臨期第二周,祈求以信德準備耶穌聖誕
節的恩寵。
他承認,守護信德和捍衛信德並不容易;在講道中
,他邀請我們要以真正的信德慶祝耶穌的聖誕。
當天的《路加福音》五17~26敘述一位患癱瘓症的
人獲得了痊癒,教宗借此事蹟強調信德能激起勇氣
,它是觸動耶穌心弦的途徑。
教宗說:我們祈求了明認 天主成為血肉的信德;
天主要來親自來拯救我們
將臨期第二周星期一,平日彌撒答唱詠 :
「我們的 天主要來親自來拯救我們」;
不僅如此,我們的 天主也親自走近我們
、「親自醫治我們」、「親自安慰我們」
、「親自牧放我們」、「親自為我們死在
十字架上」、「親自將祂自己的體血成為
在聖母始胎無染原罪節日,教宗方濟各主持三鐘經祈禱
活動,他邀請信徒,在開始一天的生活時說 : 『
上主,我在這裡;今天,在我內成就禰的旨意』。
十二月八日,普世教會熱烈慶祝聖母始胎無染原罪節日
,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窗口主持三鐘經祈
禱活動時,他邀請信眾不要像亞當那樣,在犯罪以後,
回答 天主說 : 『我害怕,遂躲藏了』;要如同無染原
罪的瑪利亞那樣說 : 『看! 上主的婢女』。
教宗解釋道,瑪利亞的『我在這裏』與亞當的『我躲藏
將臨期,教宗府講道神師第一場默想:
天主存在!
圖: 教宗府講道神師坎塔拉梅薩山神父帶領默想。
十二月七日,在梵蒂岡救主之母小聖堂,教宗府講道神師
坎塔拉梅薩山神父主持了今年將臨期的第一場默想,主題
為「 天主存在!」
十二月六日,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,教宗方濟各
講解了當天禮儀所選讀的《瑪竇福音》和《依撒意亞先知
書》;他指出三組意義相對的詞 :
第一組詞是、說和做
區分了基督徒生活截然不同的兩條路:
『說』,是一種相信的方式,卻非常膚淺,只走了一半路
;我自稱基督徒,但是,沒有基督徒的作為,這有點偽裝
基督徒的意思;『只說不做』,是一種偽裝。
耶穌的提議永遠是具體的;當有人走近祂、向祂尋求建議
十二月五日上午,在保祿六世大廳,教宗方濟各主持
周三公開接見活動;八千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信
友與他共同度過了一個愉快的時刻。
上周三,教宗結束了以 天主十誡為題的要理講授後
,這周開始解釋 天主經的含義;這一次的主題為『
主,請教給我們祈禱!』(路十一 1)
教宗表示,耶穌是一位祈禱的人,儘管祂的使命緊迫
,又要面對眾人的許多請求,『祂感到需要離開人群
,獨自祈禱』。
將臨期,為了準備善度耶穌聖誕節,我們要締造心靈平安
、家庭和樂與世界和平;十二月四日,在聖瑪爾大之家的
清晨彌撒講道中,教宗方濟各如此勉勵信眾。
教宗表示,締造和平,有點等同於效法 天主,謙卑低下
、不說他人壞話、不傷害他人。
在當天的第一篇讀經中,依撒意亞先知以美麗的田園風光
描述了 上主來臨的景象:「豺狼將與羔羊共處、虎豹將
與小山羊同宿……一位幼童即可帶領牠們」(參閱:依十
一 1~10);教宗解釋道,這意味著,耶穌帶來的和平,
不要被自我為中心的生活所壓迫、不要把耶穌聖誕節當做
社交節日,只關心買什麼;十二月二日、將臨期第一主日
,在三鐘經祈禱中,教宗方濟各解釋了如何度過這個禮儀
時期。
教宗說,我們不僅要為耶穌聖誕節做好準備,恭迎耶穌的
誕生,也要警醒期待基督光榮地再次來臨;因此,教宗邀
請眾人做出言行一致和勇敢的抉擇,為與祂最終的相遇做
好準備。
在這四個星期,我們蒙召,擺脫認命和慣性的生活方式,
十二月三日,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時,
教宗方濟各表示,將臨期,是淨化精神、使信仰
透過這淨化成長的寶貴時期。
在講道中,教宗提到將臨期的三個幅度,即 : 過
去、未來和現在;他說,將臨期的第一個幅度是
過去,就是淨化記憶,我們必須記住,耶穌聖誕
節不是有關聖誕樹的誕生,當然,『聖誕樹是個
美好的標記』,但是,『耶穌聖誕節是關於耶穌
基督的誕生』。
十一月三十日,君士坦丁堡教會慶祝他們的主保聖安德肋
宗徒的慶日;當天,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,教宗
勉勵眾人向君士坦丁堡教會表示關懷。
教宗為教會合一祈禱;他表明,為基督做見證需要冒生命
危險,我們要像伯多祿、安德肋、雅各伯和若望宗徒那樣
,捨棄一切,去宣講和見證基督。
在彌撒講道中,教宗勉勵我們,警惕每個人都有的惡習,
好能更加言行一致地宣講耶穌;如此,人們才會因我們的
見證而相信耶穌。
十一月二十九日,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
,教宗方濟各在講道中論述兩篇讀經談及的毀滅
與信賴、戰敗與勝利;他提出一項告誡:不可把
基督徒生活與塵世生活相調和。
論及世界末日和我們每個人將會有的結局,這是
本周禮儀和當天兩篇讀經的主題;教宗方濟各說
,《默示錄》十八1~2,21~23,十九1~3,9
描寫美麗之城巴比倫的陷落,『她是塵世豪華、
自負和權力的象徵』;《福音》路廿21~28講述
『默觀基督,好能敞開心扉接受祂的心、接受祂的渴望
、領受祂的聖神』;十一月二十八日,在保祿六世大廳
主持公開接見活動時,教宗方濟各向朝聖者解釋
天主十誡的意義。
教宗邀請我們省思《迦拉達人書》中聖保祿宗徒所說的
『聖神的果實:仁愛、喜樂、平安、寬宏、仁慈、善良
、忠信、溫和、節制』。
教宗說:如果說,邪惡的欲望使人毀滅;那麼,聖神則
將聖潔的渴望放在人心中,這是新生命的嫩芽。
十一月二十七日,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,
教宗方濟各指出,我們應當做良心省察,反省我們
希望在面見 上主時如何呈現自己;這種良心省察
是個明智之舉。
在彌撒講道中,教宗深受當天第一篇讀經默十四14
~19的啟發,他表示,有鑒於我們總有一天將面見
上主,此刻做良心省察是個明智之舉。
我們應當自問,我們希望在面見 上主時如何呈現
自己;這將有助於我們日臻完善,使面見
十一月二十六日,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時,
教宗方濟各勉勵眾人反思自己如何能對窮人更慷慨,
從小事開始。
教宗警告說,慷慨的敵人是消費主義;因為,它導致
我們做出超出需要的消費。
在福音中,耶穌多次將富人和窮人做對比;我們想想
,富翁與拉匝祿的比喻或富少年的事蹟。
耶穌說:『富人非常難入天國』。
教宗指出,有人把基督稱為『共產主義者』;然而,
十一月二十五日、基督普世君王節;在三鐘經祈禱中
,教宗方濟各表示, 天主的國以愛為基礎,她根植
於我們心中;只有耶穌能賦予我們生命新的意義。
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窗口主持誦唸三鐘經祈禱活動
,教宗方濟各向在雨中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眾
表示,耶穌是我們的生命之王,我們要宣揚祂的國,
為給真理做證;這真理就是愛。
教宗說,歷史告訴我們,以武器和謊言為基礎的國,
圖: 在公開接見活動中,教宗方濟各走近病人,
並問候她。
在周三公開接見活動中,教宗方濟各省思了
天主十誡最後兩條誡命申五21:『不可貪戀你近人的
妻子及屬於你近人的一切事物』;教宗希望我們的心
靈接納 天主的慈悲,也對他人富於同情。
教宗強調,聖經的法律不是叫人欺騙自己,以為『在
字面上的服從』就能引向一種人為的救贖;法律的任
教宗在三鐘經講話中指出,每個人和人類的生命都有一個
需要抵達的目標,就是: 與耶穌的最終相遇。
因此,我們必須留意,我們在今生所做的一切、信從祂的
聖言;在那個日子,我們只能帶去我們所給予的一切;狡
詐和金錢將派不上用場。
耶穌說過,眾民族和每個人的歷史都有一個終結、一個要
抵達的目標,那就是: 與 上主的最終相遇;十一月十八
日,在三鐘經講話中,教宗方濟各如此表示。
教宗強調,事實上,人類歷史以及我們每一個人的歷史都
教會在『平凡樸實、默默無聞、讚美、感恩祭和友愛團體
中』不斷成長,在這團體內,每個人都彼此愛護,絕不相
互傷害;十一月十五日,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,
教宗方濟各如此表示。
他講解了當天禮儀選讀的《路加福音》十七20~25,強調
天國並不壯觀,是默默地成長。
因此,教會體現在聖體聖事和善行上,即使這些善行並不
上新聞。
基督的新娘、教會擁有一種默然的氣質,她結果實,卻不
在十一月十四日的周三公開接見活動中,教宗方濟各講解
天主十誡『第八誡不可做假見證』;教宗指出,我們雖然
處在真理與謊言的搖擺不定中,但是,我們基督徒的使命
是在每項行動中顯示 天主是父親。
教宗方濟各勉勵信友活出 天主子女的身分,在每項行動
當中讓最大的真理顯示出來,即 天主是父親,我們能夠
信賴祂。
在要理講授中,教宗方濟各省思了 天主十誡第八誡:『
不可做假見證害你的近人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