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會給想信耶穌的人設限嗎?
聆聽聖言
宗十五 1~6
那時候,有從猶太下來的幾個人教訓弟兄們說:
「若是你們不按梅瑟的慣例行割損,不能得救」。
保祿和巴爾納伯同他們起了不少的爭執和辯論;
大家就指定保祿和巴爾納伯與他們中的幾個人上
耶路撒冷去見宗徒和長老、討論這問題。
他們由教會送走之後,就路過腓尼基和撒瑪黎雅
,沿途敘述外邦人歸化的事,使眾弟兄非常喜歡。
他們到了耶路撒冷,為教會、宗徒和長老所歡迎
,就報告了 天主偕同他們所行的一切大事。
有幾位信教的法利塞黨人起來說:「必須叫外邦
人受割損,還應該命他們遵守梅瑟法律」;宗徒
和長老們就開會商討此事。
釋經小幫手
「若是你們不按梅瑟的慣例行割損,不能得救」
,在今天的經文中,我們聽到初期教會的一些紛
爭;皈依基督的猶太人要求後來信主的外邦人要
按照猶太人的習俗行割損,才能加入他們的行列。
然而,保祿和巴爾納伯卻認為,這些習俗本不是
信仰的核心,不需要把它們强加在外邦人身上。
試反省:經文中這樣的情景,今天,是否還繼續
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呢?
比如説:當有人想認識我們的信仰、或加入我們
的團體時,我們會給那人設下什麽條件呢?
在基督信仰為少數的台灣,當有外教友純粹因為
好奇或其它不同原因被吸引、初步接觸我們的教
會時,我們會怎麽介紹我們的信仰和教會給他們
呢?
是為他們列下許多入門條件嗎?
還是告訴他們:要上多久的慕道班、背熟多少的
經文、每周參與彌撒、接受所有的教理?
這些條件在信仰中固然有它們的地位,但是,對
於初步接觸信仰的人,也許,我們更需要向保祿
和巴爾納伯學習,知道他們的階段,然後,用他
們可以理解的方式向他們伸出歡迎的手、接納他
們,以後,才慢慢帶領他們走向信仰的深處。
經文中提到,眾弟兄聽到外邦人歸化的事都非常
喜歡;英語翻譯為喜樂。
比起諸多要求,弟兄、姐妹們的喜樂和歡迎更能
夠吸引外教友來接近信仰、認識耶穌。
一旦,他們被耶穌吸引,願意祈禱、讀經、參加
禮儀等,我們就會樂觀其成後續的發展,不是嗎?
品嚐聖言
「 天主偕同他們行一切大事」;默想:
天主要在教會行什麽大事呢?
活出聖言
有意識地用你的言語、行動來表達教會對外教友
的接納和歡迎。
全心祈禱
聖神,請教我們像耶穌一樣向一切人開放,卻不
偏離信仰的核心真理。
歡迎收聽語音檔,讓愛的聖言傳遍世界各地!
©2022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
歡迎使用,請表明文章來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