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月二十一日上午,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周三公開
接見活動,在要理講授中,教宗方濟各繼續講解希望
,説明耶穌聖誕是希望的泉源。
教宗強調,希望促使我們行走、又有安全感;尤其是
,對物質的安全感不會解救我們;我們應敞開心靈向
耶穌說『是』,本著行善的意願行走。
教宗表示,我們一談到希望,往往就會想到那看不見
的希望;然而,耶穌聖誕向我們述説的是一種看得見
的希望,因為,這希望建立在 天主身上。
因著 天主聖子降生成人,希望,來到了人間,它是
永恆生命的希望;希望,不會停滯不前,卻促使我們
行走。
天主來到世界上,賜予我們與祂同行的力量;
天主藉著耶穌與我們同行。
與 天主行走,邁向生命的圓滿,我們就會得到力量
,以新的態度活在當下;儘管,步履仍舊艱難。
對基督徒而言,心懷希望意味著堅信我們與基督同行
,走向正在等待我們的 天父;希望從不停頓,希望
總是在行走、而且也讓我們行走。
教宗請在場信友們反省,我們是否向希望敞開心靈,
好能與耶穌同行;儘管,眼前困難重重。
懷著希望在這世界上行走,我們就會得救。
我們每個人可以問問自己:我懷著希望行走?
還是我的內在生命已經停滯、封閉了呢?
我的心靈是一個合上的抽屜呢?還是這抽屜已向希望
敞開,讓我與耶穌同行、不單獨行走呢?
參加教宗公開接見活動的信友當中也有一群羅馬麵包
工人代表團,他們贈送給教宗一座用麵包製成的馬槽
;於是,教宗談到馬槽的主題說,在將臨期,基督徒
家庭搭建馬槽已是一種傳統,馬槽以其樸實的場景傳
遞著希望,其中的每個人物都沉浸在這希望的氛圍中。
教宗逐一點到馬槽中的場景和人物說,我們首先看到
的是耶穌的降生地白冷城,它是猶大的一個小鎮,在
西元前一千年,達味就生在那裏;白冷城並不是都城
,卻博得 天主聖意的歡心, 天主樂於透過弱小、
卑微者行事。
『達味之子』耶穌就降臨在這個地方, 天主的希望
與人的希望在祂身上相遇。
在馬槽的主要人物還有瑪利亞和若瑟;教宗解釋說,
『瑪利亞是望德之母』,她以自己的『是』向
天主敞開了世界的大門,在耶穌聖嬰身上看到
天主的愛。
若瑟站立在瑪利亞身旁,他相信了天使的話,注視著
馬槽中的耶穌,相信 天主藉著這位孩子將把人類從
死亡和罪惡中拯救出來;因此,為看到這些人心中懷
抱多大的希望,瞻仰馬槽極其重要!
馬槽中的其他人物是牧人和卑微者,他們也都期待著
默西亞,並在耶穌聖嬰身上看到了 天主許諾的實現。
那些依靠自己的安全感,尤其是物質安全感的人則不
同,他們不期待 天主的救恩。
教宗說:我們要相信,我們的安全感不會解救我們;
拯救我們的唯一保障是把希望寄託在 天主身上,
天主救贖我們,因為,祂強而有力,使我們懷著喜樂
在生命的旅途上行走,樂於行善,願意成為美滿和得
享永生的人。
基督徒的希望也在眾天使對 天主的讚頌聲中反映出
來,他們感謝 天主建立了祂的愛、正義與和平的國
度。
教宗表明:在瞻仰馬槽的同時,我們準備耶穌的聖誕
;若我們接納耶穌、 天主在我們個人和團體歷史的
行跡中播下的希望種子,耶穌聖誕節將會是一個真正
的節慶。
最後,教宗勉勵道:『每個向耶穌說的是』都是一個
希望的嫩芽,讓我們信賴這希望的嫩芽,這樣說:『
耶穌,我信賴禰,禰能救贖我、禰能拯救我』。
祝大家有個滿懷希望的耶穌聖誕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