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躲避一切貪婪
訓一 2,二 21 ~ 23;哥三 1 ~ 5,9 ~ 11;路十二 13 ~ 21
在本主日的福音中,打動我們的第一件事是耶穌的謙遜。
人群中有一個人抱著信賴的心來到耶穌面前,請祂介入一
個財產問題:「師傅,請吩咐我的兄弟與我分家吧!」
顯然,他相信耶穌是位公道的法官,有能力判斷公道是在
何處;因此,會對他的問題指出好的解決辦法。
耶穌卻沒有接受這個邀請;祂回答說:「人哪,誰立了我
做你們的判官及分家人呢?」
祂尊重職權範圍、祂清楚自己的使命比判斷財產問題更重
要很多、祂知道自己沒有為物質問題做判官或中間人的使
命;因此,謙遜地拒絕了所受到的邀請。
這對我們是個教訓:我們該知道,尊重我們的職責和我們
能力上的局限,我們不該認為自己如此聰明,有這麼大的
智慧,能為與我們無關的問題找出答案。
不過,耶穌立即抓住機會,借這個提問,從事祂的使命,
這個使命就是促使人們尋找 天主的國,不是物質上的事
;因此,祂告誡人們說:「你們要謹慎,躲避一切貪婪」
;這是個非常有必要的警告。
事實上,我們很難躲避各種貪婪;盡力佔據更多、擁有更
多的東西,對我們是件自然的事。
我們將我們的幸福放在物質財富上,盡我們的力量積累越
來越多的財富;如果,我們做不到,我們就對比我們富有
的人充滿了嫉妒。
在這方面,我們不比他們好;因為,我們顯示了同樣的嗜
好。
為了躲避貪婪,耶穌讓我們反省物質財富不能令人滿足的
特性;祂說:「一個人縱然富裕,他的生命並不在於他的
資產」。
財富不能抵禦死亡的厄運,當死亡的時日到了,一個人或
富、或窮並不重要。
一生中對財富的貪心追求,從精神生命的角度來看,這人
是貧窮的。
為叫人們遠離這一瘋狂的追求,耶穌舉出一位富人的例子
,這人以為自己幸福,因為,他有好收成,感覺自己保險
了;他心裏想:「靈魂哪!你存有大量的財物,足夠多年
之用;你休息吧!吃喝宴樂吧!」
但是,他不能做到這些;因為,今夜,他就得死。
富人不知道他要死; 天主卻對他說:「糊塗人哪!今夜
,就要索回你的靈魂,你所備置的,將歸誰呢?」
就這樣,耶穌再次提到我們所聆聽的第一篇讀經「訓道篇
」的教訓;在這個段落中,作者苦口婆心地指出了尋求財
富的空虛:「人所受的一切勞苦以及痛心的事,究竟有什
麼裨益?」而且,夜裏,他的心也得不到安息。
「訓道篇」進一步說:「有人以智慧、學問和才幹勞作得
來的,卻應留給那未曾勞作的人做為產業;這也是空虛和
大不幸」;真令人大失所望!
為我們來說,思念這些事情往往是很有用的,正是為了讓
我們遠離這個失望。
在第二篇讀經中,保祿告訴我們該當努力堅持尋求的:「
該追求天上的事,在那裏,有基督坐在 天主的右邊。
你們該思念天上的事,不該思念地上的事」。
保祿的這一表示,是以我們參加基督的巴斯卦奧蹟為根據
的:在聖洗中,我們同祂死去並同祂一起復活,為真正地
活出相稱於 天主的生命、一個美妙的生命。
「追求天上的事」,不是說在雲霧中生活,卻是說追求有
真價值的事物:正義、愛、仁慈,所有這些事構成了人的
真正尊嚴。
我們的生命該當從愛的兩個誡命得到啟發:全心、全意愛
天主,愛近人如同耶穌愛了他一樣,這就是我們生命中的
主要價值;其餘一切都該在追求在愛中的進步之下。
在一切事上,我們該把我們和我們周圍在愛中的進步做為
主要目標;這就是說,「追求天上的事」以及不要讓追求
地上的事來阻礙我們。
實在,為了愛,可以積蓄財富,這些財富為他人或為我們
自己都會有用。
重要的是,要有這一方向:不要將尋求物質財富當做我們
生命的目標;因為,這目標不相稱人的人格,不能填滿他
的心。
如果,我們將我們的目標放在追求物質財富上,我們必定
會失望;因為,這些財富不能滿足我們的心,我們的一部
份存在將深感不滿意。
如果,我們追求在我們內和我們周圍愛的成長,我們將有
巨大、驚人的喜悅;因為,是 神性的喜悅。
耶穌來,向我們揭示了 天主和祂的意願, 天主是我們
喜悅的泉源;耶穌在福音中說:「我對你們講論了這些事
,為使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內,使你們的喜樂圓滿無缺」(
若十五11)。
耶穌帶來的啟示,正是含有愛的意義:「這是我的命令,
你們該彼此相愛,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」(若十五12)。
這個命令是人的尊嚴和真正喜樂的源泉;相反地,追求物
質財富,是許多邪惡、不正義和世界混亂的根源。
今天,更新我們精神深處的方向,借耶穌恩寵的祝佑,我
們便能夠躲避對物質財富貪婪的追求,去追求在我們內和
我們周圍愛的成長。
作者:阿爾貝.范諾怡 耶穌會樞機主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