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生,是在 天主前永享福樂
圖: 耶穌和撒杜塞人談論有關復活的問題。
主內的兄弟、姊妹:
我們能看得多遠,我們的心就能有多寬;我們若肯定明天
、甚或後天必會更好,我們就能為今天盡心努力,甚至,
從容就義;這兩句話是發自信德的表白。
耶穌明確告訴我們說:「 天主是活人的 天主,所有的
永生,是在 天主前永享福樂
圖: 耶穌和撒杜塞人談論有關復活的問題。
主內的兄弟、姊妹:
我們能看得多遠,我們的心就能有多寬;我們若肯定明天
、甚或後天必會更好,我們就能為今天盡心努力,甚至,
從容就義;這兩句話是發自信德的表白。
耶穌明確告訴我們說:「 天主是活人的 天主,所有的
圖: 耶穌與祂的宗徒們。
教宗方濟各在他的推文上說 :
願 天主的目光打動我們;祂唯一的渴望就是
我們像活的枝條那樣存留在祂的聖子耶穌內。
Let us be moved by God’s watchful gaze.
死人復活
加下七 1~2,9~14;得後二16~三 5;
路二十 27~38
默想:
本周的福音讀經記載,耶穌與撒杜塞人討論「死人復活」
的問題,讓我們先把這段對談放回當天的時空裏去分析。
耶穌進了耶京後,當權者相繼來挑戰祂;先是法利塞人,
生命結束後,我們期待著復活
加下七 1~2,9~14;得後二 16~三 5;
路二十 27~38
禮儀年行將結束,本主日的禮儀同我們講了復活這一主題
;在我們的生命結束後,我們期待著復活。
第一篇讀經向我們顯示了猶太人遭迫害時期的幾位殉道者
,他們對復活懷抱著極大的信德。
選讀 聖嘉祿最後會議的演講詞
言行要相符
我承認,我們都是軟弱的;可是,主 天主賜予了許多
方法,如果,我們願意,便可用來輕易地尋獲助祐。
有一位司鐸願意度一個無可指摘的生活,他明知他有此
義務,他該保持貞潔並該像天使一般度生;然而,他卻
不下定決心利用種種方法:守齋、祈禱、避免不良的交
聖嘉祿˙鮑榮茂
(St.Charles Borromeo) 10月24日
米蘭樞機主教,主曆一五八四年
西元十六世紀,聖教多難;教會的中流砥柱、改革運動的
中心份子共有四位:教宗聖庇護五世、聖斐理伯內利、聖
依納爵和今天瞻禮紀念的聖嘉祿˙鮑榮茂。
聖嘉祿˙鮑榮茂出身意國米蘭貴族,生於主曆一五三八年
十月二日,父親是包絡米伯爵,母親系出名門,是教宗庇
十一月二十日、普世基督君王節主日,慈悲禧年將
正式結束,教宗方濟各將隆重關閉聖伯多祿大殿的
聖門。
關閉慈悲聖門,並不代表教會已完成她的關懷使命
;反而是教會本著已度過的禧年加強自身的見證。
十一月三日,在梵蒂岡克萊孟廳,教宗方濟各接見了致力
於慈善事業的不同宗教代表,其中有基督徒、猶太信徒、
穆斯林和佛教信徒;在慈悲禧年之際,教宗呼籲各宗教代
表發揚慈悲的精神,關懷弱勢群體,在友好對話中,保護
我們的共同家園,絕不以 天主之名為暴力辯護。
今天,是友愛的時代,是各宗教相遇和對話卻【不混合】
的時代,從而更好地相互認識與理解。
談到基督徒的核心訊息是慈悲與憐憫,教宗引用了《道德
經》中的一句古語:『堅強者,死之徒;柔弱者,生之徒
圖: 教宗方濟各到羅馬城外公墓主持追思已亡彌撒。
十一月二日、追思已亡節,當天下午,教宗方濟各前往
羅馬城外【第一門公墓】主持彌撒聖祭,為所有已故的
信徒祈禱,包括無人紀念的亡靈。
在當天的推文中,教宗寫道:『我們懷著信德給已故的
親人掃墓,也為無人紀念的亡者祈禱』。
當天彌撒的第一篇讀經取自《約伯傳》,敘述約伯經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