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主要通過我們把信仰的恩寵賜給人
羅四 20~25;路十二 13~21
「 小德蘭福傳之友 」曾慶導神父讀經反省
亞巴郎對 天主的信仰不只是理智上的認同,這個
信仰是受過一次又一次嚴峻的、實際生活考驗的,
這歷經考驗的信仰因此使他成了義人。
聖保祿說,沒有信仰,我們不可能中悅
天主;所以,信仰是我們跟 天主的關係的基礎。
這使我們想到,孩子對父母的愛的信任是他們間的
關係的基礎;信仰 天主,為我們的獲救、成義是
必須的。
我們可能會想:為什麼有些人有信仰?有些人沒有?
天主教教理說,信德是 天主白白的恩賜;謙遜祈
求的人都可得到。
謙遜祈求,表示願意獲得這個信仰,而且願意服從
信仰的要求去生活。
以前,認識一對夫妻,太太是很熱心的教友,常常
參與彌撒、祈禱,並熱心幫助堂區的工作,並常常
為先生的皈依祈禱;但是,多年來,她先生就是不
願去聽道理、領洗;別人問她原因,她總是說:
天主沒有給他信仰的恩寵。
我想, 天主已經給了他很多信仰的恩寵:他熱心
的太太的榜樣、他太太的熱心祈禱、教友朋友們的
勸勉;只是 天主給人的所有恩寵都是需要人自由
回應的,不回應、或不願回應的人不能說
天主沒有給他恩寵。
確實,有些人從小沒有聽過基督的福音,他們怎麼
樣會有信仰呢?
天主除了以祂自己才知道的方式賜給他們信仰外,
很可能就是要通過我們把信仰的恩寵賜給他們;我
們每一個人去福傳的時候,就都成了 天主恩寵的
渠道。
聖經說:『信德是未見之事的確證』;已經見到的
事就不需要信德了。
有智者說:我們能看到的東西都不是永恆的,萬物
會如衣裳破爛;因此,信仰將我們的目光放在不可
見的 天主身上。
今天,福音裡的那位富翁只是看到今世的金錢財富
,沒有看到 天主以及來世,他沒有信仰,所以,
他是糊塗的。
所有只為自己積蓄可朽的地上財富,不想在
天主面前致富的人也是這樣糊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