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穌受試探
甲年四旬期第一主日
林思川神父
【福音:瑪四 1~11】
那時,耶穌被聖神領往曠野,為受魔鬼的試探。
祂四十天四十夜禁食;後來,就餓了。
試探者就前來對祂說:『祢若是 天主子,就命
這些石頭變成餅吧!』
祂回答說:「經上記載:『人生活不只靠餅,也
靠 天主口中所發的一切言語』。」
那時,魔鬼引祂到了聖城,把祂立在殿頂上,對
祂說:「祢若是 天主子,就跳下去;因經上記
載:『祂為祢吩咐了自己的天使,他們要用手托
著祢,免得祢的腳碰在石頭上』。」
耶穌對牠說:「經上又記載:『你不可試探
上主、你的 天主!』」
魔鬼又把祂帶到一座極高的山上,將世上的一切
國度及其榮華指給祂看,對祂說:「祢若俯伏朝
拜我,我必把這一切交給祢」。
那時,耶穌就對牠說:「去吧!撒殫!因為經上
記載:『你要朝拜 上主、你的 天主,惟獨事
奉祂!』」
於是,魔鬼離開了祂,就有天使前來伺候祂。
【經文脈絡】
在四旬期第一主日的感恩禮中,教會邀請全體信友
一起聆聽耶穌受洗之後、正式展開公開生活之前,
在曠野中遭受試探的敘述。
今年是甲年,因此,主日福音選自瑪竇的版本(瑪
四 1~11);瑪竇和路加的敘述相仿,經文的結構
非常簡單,在開始和結束各有一個簡單的導言和結
語,中間就是魔鬼三次試探耶穌的敘述。
就形式而言,是他們之間的三段對話;就內容而言
,三個試探的程度逐漸升高、一個比一個更為險惡
:首先是解決飢餓的困境,其次是由聖殿高處跳下
,最後則是普世性的王權。
【聖神的帶領】
耶穌受洗時,「 天主聖神有如鴿子降下,來到祂
上面」(瑪三16),從此,聖神就成為耶穌一切行
動最根本的驅動力;首先將祂帶到曠野,受魔鬼的
試探。
「魔鬼」,代表相反 天主之神的「神靈」,表達
不斷與 天主和人做對的角色(參閱:約二 1)。
【曠野】
這裡所提到的「曠野」,應該就是指約但河下游,
離河岸稍遠的荒涼之地;但是,「曠野」對以色列
民族還有深刻的象徵意義:它是「惡神」出沒的危
險之地,也是克己苦修,特別接近 天主的處所。
【四十晝夜禁食】
「耶穌禁食四十晝夜」的敘述使人想起,梅瑟曾經
上到西乃山,在 天主面前停留四十晝夜(出二四
18),這個關連表達耶穌目前的禁食特別接近
天主。
傳統上,教會舉行的四旬期,便是呼籲全體基督徒
效法基督的榜樣,努力悔改做補贖。
「四十」是舊約傳統中具有最高度象徵意義的數字
,除了當 上主藉著梅瑟將他們由埃及救出時,曾
在曠野裡考驗他們四十年之久,還有無數個與四十
相關的事件(參閱:出二四18,三四28;列上十九
8 )。
【 天主子】
魔鬼連續三次的試探,其實,都是攻擊耶穌的「
天主子」身分,前兩次誘惑都提到這個稱號,第三
個誘惑沒有直接提到這個稱號,乃是因為引誘耶穌
「朝拜魔鬼」的要求,當然不能直接使用這個稱號
,卻包含了對這個身分的挑戰。
「 天主子」稱號表達 天父和耶穌的特殊關係(
瑪三17,十七 5),是基督徒對默西亞耶穌的信仰
(參閱:瑪十六16,二六63)。
【人生活,不只靠餅】
「 天主子」耶穌聽從 天父旨意,『降生成人』
,所以,會由於守齋感受飢餓;魔鬼抓住機會試探
耶穌,要求祂行一個奇蹟:把石頭變成餅。
魔鬼企圖說服耶穌放棄「成全的義德」所要求的服
從(瑪三15);但是,耶穌以聖經的話回覆魔鬼,
這句話使人想起以色列在曠野中流徙的經歷(申八
3),也使人明白:正如 天主曾在曠野中考驗了
以色列子民四十年,並以瑪納飽飫了他們(申八 3
), 天主子也能由 天父口中所發的言語得到戰
勝一切的力量。
【不可試探 上主】
魔鬼也認識聖經,牠把耶穌帶到聖殿頂端高處,要
求祂「做秀」般地大展身手(參閱:瑪十二38~39
,十六 1),在眾目睽睽之下縱身躍下,並以聖經
的話挑釁: 『 上主 天主為祢吩咐了自己的天使
,他們要用手托著祢,免得祢的腳碰在石頭上』(
詠九一【九十】11~12)。
耶穌卻再次以回憶「出埃及事件」的經文駁斥魔鬼
:「你不可試探 上主、你的 天主」(申六16)
魔鬼誘惑耶穌試探 天主,就好像以色列子民在瑪
撒試探過 天主一般(參閱:出十七1~7;戶二十
7~13);保祿也提出相同的「不可試探
上主」的勸告(格前十 9)。
耶穌不僅在此拒絕了這個誘惑,而且在祂受難被捕
時,也為了完成 天主的旨意,拒絕天使的救助(
瑪二六53~54)。
【惟獨朝拜事奉 天主】
最後,魔鬼終於脫下面具,露出真面目,把耶穌帶
到一座極高的山上,不再使用聖經的話語,牠直接
宣稱:只要耶穌朝拜牠,便將眼前的一切普世榮耀
、權勢都賜給祂。
經文中所提的「極高的山」和所看見的「世上一切
國度及榮華」只是象徵性的描寫某種情境,相對於
「魔鬼的山」,瑪竇福音也提到「 天主的山」;
不僅是耶穌顯聖容的高山(瑪十七 1),還有耶穌
復活後,也在一座高山上顯示祂的權能,並且派遣
門徒去給普世萬民宣講福音,這是 天主所願意實
現的真正「王國」,遠勝於魔鬼所宣稱的王國。
耶穌再次提出以色列子民曠野經驗所得到的教導,
徹底擊潰試探者:「去吧,撒殫!你要朝拜
上主、你的 天主,惟獨侍奉祂」(申六13)。
這句話是出現於最重要的舊約聖經脈絡中:「以色
列,你要聽……」和「愛 天主」的命令(申六 4
~ 5)。
【 天主時時護祐耶穌】
魔鬼被擊敗後離開,隨後就有天使前來伺候耶穌。
「天使的伺候」,首先表達天使給長期守齋的耶穌
送來食物(參閱:列上十九5~7),然而更是顯示
天主一直在祂的兒子身旁保護:耶穌靠著聖神的力
量,綑綁了一切反對 天主和人的魔鬼,擊潰了一
切邪惡勢力(瑪十二28~29)。
【綜合反省】
這段經文敘述耶穌開始進行默西亞使命之初,首先
接受一個「試煉」(試用期),主要的目的在說明
,祂就是受 天主聖神推動、執行 天父使命的「
天主子」,就如在祂受洗之時, 天父對祂所做的
肯定一樣。
對瑪竇福音的讀者而言,「耶穌受試探」和「耶穌
受洗」這兩段敘述是揭開耶穌奧秘的關鍵鑰匙,幫
助他們認識耶穌的真實身分,瞭解祂公開出現人間
的意義。
耶穌充滿聖神,因此,祂能對抗一切錯謬、邪惡的
勢力,按著「 天主子」的身分完全服從地執行
天父的使命。
基督徒在生活與工作中都經歷到試探(參閱:格前
十11~13),然而,我們也都擁有 天主聖神的恩
賜;因此,在面對各種試探的時候,應該效法耶穌
基督的榜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