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一月二十四日,在聖瑪爾大之家清晨彌撒的講道
中,教宗方濟各表示:教會如果謙卑和貧窮,她就
忠於基督;否則,她會受誘惑向世界發出自己的光
,不是那源自 天主的光。
在大庭廣眾間奉獻重金;因為,有擺闊炫耀和享受
虛榮的財富。獻出僅有的幾文錢,甚至,不願引起
天主的注意;因為,自己所信賴的
天主就是一切。
當天的福音中,耶穌看到一位寡婦向奉獻箱投入了
自己僅有的兩文錢;富人們則大搖大擺地投下他們
的一大筆餘錢。
教宗從福音事蹟出發,講解了在教會歷史中常常出
現的兩種趨向:一種是、經受虛榮考驗的教會;另
一種是、貧窮的教會,除自己的新郎外,不該有其
它的財富,一如聖殿內的謙卑寡婦那樣。
教宗說:我喜歡在這位寡婦的形象中看到教會的身
影,教會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寡婦;因為,她期待自
己的新郎再度來臨。
的確,教會的新郎臨在聖體中、聖言內、窮人身上
;但是,教會不也在期待她新郎的再度來臨嗎?
這就是教會的態度。
這位寡婦實在微不足道,報紙上沒有她的名字,無
人知曉;沒有學位、一無所有,她不閃耀自己的光
;這就是我從這位婦人身上看到的教會形象。
教會最偉大的聖德,應該是不閃耀自己的光,只閃
耀那源自她新郎的光;在歷史中,教會試圖閃耀自
己光芒的行為是錯誤的。
教宗坦言道:有時候, 上主的確會要求祂的教會
擁有、或者閃耀一絲自己的光;可是,這意味著:
如果,教會的使命是啟發人類的話;那麼,她所閃
耀的光,應該且只能是她謙卑領受的基督之光。
教宗說:我們在教會內所做的一切服務,都是為了
説明我們領受的那光。
沒有這光,我們的服務會出問題;使教會變得富裕
、或強大、或追求權力、或走錯路,如同在歷史中
、在我們生活中所發生的那樣,試圖要閃耀自己的
光,卻不是 上主的光。
教宗還說,如果,教會忠於望德和她的新郎,就會
喜悅地接受那源自 上主的光;在這個意義上,教
會成了期待中的寡婦,像月亮期待即將再來的太陽
一樣。
教會如果謙卑、貧窮、承認自己的不足;我們都有
所不足;就能保持忠信。
教會說:我是黑暗的,我身上的光來自
上主那裏!
這對我們有益。
讓我們祈求這位寡婦,她一定已榮登天國;祈求祂
教導我們做這樣的教會:奉獻自己的全部,不為自
己留下絲毫,全部獻給 天主和近人;秉持謙卑的
態度,不以自己的光為榮,卻始終尋求那源自
上主的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