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伯多祿的信仰宣示和耶穌的回應

 

福音:瑪十六 13 ~ 20

 

13耶穌來到了斐理伯的凱撒勒雅境內,就問門徒說:

 

「人們說,人子是誰?」

 

14他們說:「有人說,是洗者若翰;有人說,是厄里亞;

 

也有人說,是耶肋米亞、或先知中的一位」。

 

15耶穌對他們說:「你們說,我是誰?」

 

16西滿伯多祿回答說:「祢是默西亞、永生    天主之子」

 

17耶穌回答他說:「約納的兒子西滿,你是有福的;因為

 

,不是肉和血啟示了你,而是我在天之    父。

 

18我再給你說:你是伯多祿  ( 磐石 ,在這磐石上,我要

 

建立我的教會;陰間的門絕不能戰勝她。

 

19我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你;凡你在地上所束縛的,在天

 

上也要被束縛;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,在天上也要被釋放

 

」。20祂遂即嚴禁門徒,不要對任何人說,祂是默西亞。

 

經文脈絡

 

這個主日的福音,選自瑪十六13 ~ 20;照瑪竇福音的結構

 

而言,這段記載是福音第一部份的結尾。

 

這段發生在斐理伯的凱撒勒雅地區的故事,就內容而言,

 

是福音的一個高峰,談論基督徒團體對耶穌這個人的認識

 

,以及教會團體的建立和發展的基礎。

 

斐理伯的凱撒勒雅

 

「凱撒勒雅」,意思是凱撒的城。

 

大黑落德王的兒子斐理伯,為討好羅馬皇帝,在約但河源

 

頭,現今,以色列國最北方的邊界,建造了一座城、獻給

 

皇帝,故取名為「凱撒勒雅」。

 

一般人稱之為斐理伯的凱撒勒雅,以區別另一座位於地中

 

海岸邊的凱撒勒雅城。

 

「人子」耶穌

 

耶穌和門徒們來到這個地區,向他們提出關於祂自己身分

 

的問題:「人們說,『人子』是誰?」

 

「人子」,是聖經中耶穌的名號之一;但是,祂在世上時

 

,從未以第一人稱的方式用這個名號來指稱自己。

 

在這裡,瑪竇把「人子」這個稱號直接用在耶穌身上,雖

 

然仍是以第三人稱的方式提出,卻已是在復活信仰的影響

 

下的用法。

 

瑪竇的信仰團體在閱讀此福音時,感到自己應該回答這個

 

問題:「對他們而言,到底,耶穌這個人是誰?」

 

伯多祿的回答,便是代表他們的信仰。

 

一般猶太群眾對於「人子」的意見

 

「人子」的概念,源自於達尼爾先知書(尤其是第七章)

 

,其中,人子被表達為末世的審判者。

 

在猶太信仰中,人子這個圖像,漸漸形成末世性默西亞的

 

另一種稱號。因此,這段經文大概反應出,耶穌時代的人

 

對「人子」一般的看法:很可能,若翰洗者、厄里亞和耶

 

肋米亞都曾被部份猶太人視為是人子。

 

門徒(伯多祿)的意見

 

群眾們的意見,當然不是耶穌真正發問的目的;祂真正想

 

知道的是,門徒們的意見。西滿伯多祿回答了這個問題:

 

「祢是默西亞、永生    天主之子」。

 

「    天主子」這個稱號指出耶穌獨有的尊榮地位:只有祂

 

是    天主所生的(瑪三17,十七  5);耶穌也曾如此稱呼

 

自己和    天父的關係(十一27);門徒們在耶穌平息風浪

 

後也朝拜祂說:「你真是    天主子!」(十四33

 

天主,是「生活的    天主」!

 

聖經用這種稱號來稱呼    天主,一方面表達出,

 

天主和邪神偶像不同(列下十九  4;得前一  9);另一方

 

面強調,祂的真實性及創造生命的能力(歐二  1;格後三

 

  3;瑪二二32)。

 

「永生    天主之子」這個稱號,標示耶穌是默西亞,擁有

 

完滿的    天主性,是救恩的施行者;當然,這已是復活光

 

照下的信仰表達。

 

天主的啟示

 

面對伯多祿的回答,耶穌給予讚美,稱他是有福的!

 

但是,耶穌也立即指出,伯多祿之所以有福,並不是因為

 

他有超越他人的認識能力;是因為他得到    天主的啟示。

 

瑪竇用了閃族表達自然人性的方法「肉和血」,藉以凸顯

 

天主的啟示。

 

沒有人可以單憑自己的力量認識耶穌的真實身分,西滿伯

 

多祿的信仰宣示,是來自    天主的啟示、天主的恩寵。

 

西滿被更名為伯多祿

 

耶穌接著給西滿取了一個別號叫伯多祿 (petros),它的

 

陰性形式為petra,其意思是「磐石」,這裡取其象徵的意

 

義;因為,耶穌要使伯多祿成為教會的基礎。

 

「教會」,所指的是,耶穌由古老的    天主子民中所召集

 

的團體,包含一切「以色列家迷失的羊」(瑪十  6,十五

 

24);她更是一個開放的團體,接納一切答覆耶穌召叫的

 

人。

 

如果,把眼光擴大到耶穌復活後蒙召的外邦人;那麼,這

 

個耶穌所宣告的教會,就是耶穌的救援工程【祂的生活、

 

死亡以及復活的結果】在歷史中的延續。

 

這個教會必將永遠常存,任何毀滅性的死亡力量絕不能傷

 

害她。

 

伯多祿的權力

 

誰掌管一座房屋或殿宇的鑰匙,便是擁有該建築物的一切

 

權力(依二二20 ~ 22);耶穌許諾將「天國的鑰匙」交給

 

伯多祿,在此,所談論天國,根本上是指,基督徒所渴望

 

進入的、完全實現的天國;教會則是在天國圓滿實現之前

 

的象徵。

 

耶穌永遠都是教會真正的主;伯多祿以和耶穌完全一致的

 

心意在現世行使職權。

 

進入天國的條件,在於堅守耶穌的教導,實踐祂所要求的

 

義德;伯多祿的責任便是督促信仰團體完成這些條件。

 

耶穌給予伯多祿在世上「束縛」與「釋放」的權柄,這句

 

話使「鑰匙」所象徵的意義更形具體:藉著宣講

 

天主的旨意以及判斷人們是否滿全    天主旨意,伯多祿有

 

權給人打開或封閉天國之門。

 

對瑪竇的教會團體而言,伯多祿是最有權威的教師及信仰

 

傳統的保證;但是,這個權威並非唯一的、排他的;因為

 

,耶穌也把相同的權柄賜給了全體門徒(瑪十八18)。

 

綜合反省

 

相信耶穌是默西亞(基督)、是    天主子,並非來自於

 

「肉和血」,不是人的理智思辨或研究成果;而是

 

天主白白地賞賜。

 

誰得到這個來自    天主的啟示,真是有福!

 

耶穌稱許西滿的信仰,使他成為伯多祿(磐石),成為

 

教會的基礎;這個教會將永遠長存,直到人子從天上再來

 

之時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 摘自   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 )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
    Guodegang

    郭德剛福傳中心

   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