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主如何俯允我的呼求?
房志榮神父 著
默想:
常年期乙年的第十七主日直到第廿一主日,福音都採自
《若望福音》第六章;這五個主日的《若望福音》選讀
,安排在第十六主日《馬爾谷福音》的章節之後,顯得
自然穩健,毫無牽強之感。
上個主日的福音說,「耶穌一下船,看見一大群人,就
對他們動了憐憫的心」(谷六34);本主日的福音說,
「那時侯,耶穌渡過提庇黎雅海,到對岸去,有一大群
人因為看見祂在患病者身上所行的神蹟,都跟隨祂」(
若六1 ~ 2);以下篇幅記載的是增餅奇蹟。
增餅奇蹟,是四福音書重複描述次數最多的一個奇蹟,
一共不下六次:瑪竇、馬爾谷各兩次,路加、若望各一
次。
若六 1 ~ 15的描述有不少特色,如「耶穌上了山,和祂
的門徒坐在那裏;那時,猶太人的逾越節快要到了」(
3 ~ 4);清楚交代時間和地點。
接著,是耶穌與斐理和安德的對話(5 ~ 9),話中引進
一位兒童帶著五個大麥餅和兩條魚;但是,「為這麼多
人,這算得什麼?」
儘管如此,「耶穌說,你們請大家都坐下!
群眾就在草地上坐下來;男人約有五千。
耶穌拿起餅來,祝福和感謝後,就分給坐著的人;也照
樣分了魚;讓大家任意吃。
他們吃飽了以後,耶穌對門徒說,把剩下的碎塊收拾起
來,免得浪費了。
他們把五個大麥餅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,裝滿了十二個
籃子。
眾人看見耶穌所行的神蹟,就說,這的確是那位要來到
世界上的先知。
耶穌看出他們要來強迫祂做國王,就獨自又退到山上去
了」(10 ~ 15)。
若望所寫增餅奇蹟,除了指明時間、地點外,也生動地
描繪奇蹟本身,使人很容易把增餅奇蹟和最後晚餐中聖
體聖事的建立連在一起。
讀經一、列下四42 ~ 44這三節有關厄里叟先知的小故事
,簡單明快地指出,在耶穌展現其仁心仁術,為解救忍
飢挨餓的人群,行五餅二魚奇蹟使五千多人吃飽的事蹟
之前,《舊約》的先知已憑 天主的大能,行過類似的
增餅奇蹟。
列下四42 ~ 44寫說 : 「有一個人用口袋給厄里叟先知帶
來二十個大麥餅和一些新麥穗。
先知說,分給人民吃罷!
僕人說,我怎能把這一點東西擺在一百人面前呢?
厄里叟說,你儘管分給人民吃罷;因為, 上主這樣說
,他們吃了,還有剩餘。
於是,僕人把食物擺在人民面前;正如 上主所說的,
他們都吃了,而且還有剩餘」。
厄里叟是厄里亞的徒弟,可是,他比老師行了更多奇蹟
;《列王記下》記載,他把惡水變好水(二19 ~ 22)、
行增油奇蹟(四1 ~ 7)、復活死去的孩童(四 8 ~ 37)
、化毒物為食物(四38 ~ 41)等,都是耶穌的預像。
讀經二、弗四1 ~ 6,是本書信在第一部份講完外邦人蒙
召加入基督奧體的道理後,進一步闡釋生活和行動應有
的配合:「行事為人務必與所受的寵召相符;凡事要謙
遜、和藹、忍耐,以愛心彼此擔待,盡力以和平做為聯
繫的力量,保持聖神所賜的合一。
因為,只有一個身體和一個聖神,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
個希望一樣。
只有一個主、一個信德、一個洗禮;只有一個
天主和眾人之父,祂超越眾人、貫通眾人,且在眾人之
內」。
這些有力的話,表露了基督信仰倫理道德的一大特色:
一切都以 聖父、聖子、聖神為基礎,人懷著信德,透
過洗禮加入聖三的大家庭。
反省與行動:
主基督以增餅奇蹟答覆了群眾的需要;生活中,
天主如何俯允我的呼求?
我瞭解增餅奇蹟與聖體聖事的關係嗎?
主耶穌不願意眾人立祂為王,獨自退到山上;這帶給我
怎樣的啟發?
禱文:
請為基督徒祈禱
主基督以增餅奇蹟滿足群眾的需求;祈求仁慈的
上主恩賜每一位基督徒都能效法主耶穌的榜樣,熱心答
覆他人的需要,活出基督徒樂於服務的見證。
請為臺灣的治安祈禱
公共場所隨機殺人案件危害民眾的生命安全;祈求仁慈
的 上主恩賜兇嫌能痛心悔改;政府嚴正執行公權力,
保障人民的安全;每一個人都能更健康、平衡的成長,
真誠關懷周圍的人,讓類似的悲劇不再發生。
請為臺灣歷史課程綱要祈禱
歷史教材的觀點影響下一代的國家認同;祈求仁慈的
上主恩賜全民和政府能秉持理性、公正、客觀,認清歷
史的真相,編著合乎史實的教科書,傳授正確的觀念給
下一代。
請為世界的平安祈禱
上主以增餅奇蹟養育民眾,也要賜下平安,撫慰眾人的
心靈。祈求仁慈的 上主平息各地的戰火、公安意外和
極端氣候的災害;眷顧八仙塵爆的傷患早日康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