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份對父愛的饑渴 摘錄自海外華人福音網
印象中,我跟韋爾信(Bob Wilson)只見過兩次面,一次是在
電台節目上,另一次是在一個公眾論壇中。
他身材瘦削,沉默內向;還有一點,我看得出他是位頗重感情
的人。
父愛的欠缺,使他墮入泥淖
駕駛了一個多小時的車子,我到蘭里市 (Langley)他上班的地方
找著他,道明了來意;他開口就說:同性戀的成因,是一個人
自幼不能跟與自己同性別的父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;這在我
所認識的同性戀者中,沒有一個例外。
男孩子對父親的需要,比女孩子對母親的需要尤甚;這是因為
,在襁褓階段,無論男孩、女孩大都在母親的乳養和細微照顧
之下,和母親的關係起碼有了最基本的接觸。
但是,男孩子到了大約兩歲,就要開始掙脫母親的呵護,渴望
在父親身上找著自己男性的形象;這種渴求不是母親所能滿足
的……不過,父神可以。
他停下來,望著我,好像一位小男孩向他的同伴透露著一件他
剛發現了的秘密。
當一個人對父愛的渴求,從父親那兒得不著的時候,他就自然
會轉向別的成年男性;韋爾信開始述說他的故事:
我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之前,那時,生活很不容易;在
家中六位兒子,我排行第三。
在我十一個月大的時候,媽媽便生了四弟;記得有一次,親戚
到我們家吃飯,成年人的注意力都在弟弟身上,完全沒有察覺
我的存在。
因為,生活的擔子,父親日夜工作,母親也要賺錢養家;於是
,把我們幾兄弟交由褓姆照顧。
我們放學回來,經常都見不到父親。
父親的童年也很苦;祖父是電話公司的技工,父親六歲那年,
祖父在修理電線時意外觸電身亡。
不久,他又親眼看著自己的母親在大火中被燒死。
這些,都可能成為父親不善表達感情的原因。
四歲時,無知的我和鄰舍中一位同齡的女孩子玩醫生、病人的
遊戲;女孩的母親見我裸露著身體,就很生氣地把我拉回家,
在我母親面前說我是個性變態;我很受傷害。
從那時起,我覺得,女孩子會帶來很多麻煩;所以,我盡量地
避開她們,只和男孩子一起玩。
每個男孩子都需要男性的肯定
父親生我、養我,我卻沒有真正嚐過父愛;那種對父親感情上
的饑渴,成為我生命上的一個缺陷。
十歲時,我開始對男性產生了戀慕之情,以致,九歲至十三歲
年間,我多次遭哥哥的朋友及一些我所不認識的男人性侵犯,
我也毫不介意。
我對父愛的渴求是那麼強烈;就情願以這種關係來代替。
正如聖經〈箴言〉二十七章七節所說,人饑餓了,一切苦物都
覺甘甜。
十七歲那年,我甚至當上男妓;直至十九歲,我已經完全進入
同性戀的生活了!
悔改與反覆
那麼,同性戀不是一種選擇?
聽到這裡,我記起了許多有關這方面的爭辯。
在感情的需要而言,這不是一種刻意的選擇;但是,及至發展
到性方面,尋找罪中之樂,就是一個選擇了。
倘若沒有節制,男性對性欲的追求是無止境的;同性戀這癖好
一旦形成後,有人來告訴你這是天生的,你就十分樂意地相信
了。起碼,這可以暫時舒緩一下心中那份罪咎感,為自己帶來
一陣子的釋放。
其實,同性戀,是一種很膚淺的生活,我們不斷地更換性伴侶
;二十年這樣的生活中,我忍受著痛苦和傷害,卻不知道原來
還有出路。
記得三十八歲那一年,我從同性戀酒吧回到家裡;那一個晚上
,我感到孤單、低沉,我看到了自己的污穢和心靈的空虛。
對於這種生活,我感到極其厭倦了!
自幼在 天主教學校讀書的我,知道有神,卻沒有真正認識祂。
那時,我跪下來,向神哀求:神啊,祢為何把我造成這樣?
倘若,這就是祢所給我的,我寧願祢現在就取去我的性命;倘若
,祢還有些美好的東西給我,那麼,請祢讓我看到吧;因為,我
不能再忍受下去了!
過了不久,公司中有位女同事向我傳講福音,同事們都說她是位
宗教狂;然而,心底裏,我知道她所說的都是屬實的。
她告訴我,有一個基督徒咖啡茶座,基督徒聚在一起,聽聽音樂
、傳講耶穌。
就在這個咖啡茶座裏,我把生命交託給主。
信主後,我努力脫離同性戀生活,遵行神的話;可是,這個過程
實在不易;因為,我仍是靠著自己的努力,也沒有把我的掙扎告
訴人。
沒有一個人可以不用靠著基督、脫離同性戀的生活;起碼,在我
認識的人中,至今,沒有。
『心理或輔導治療也不行嗎?』我好奇地問。
靠著人的方法,只會帶來兩個後果:一是弄至精神抑鬱;要不然
,就是再回這個社群,重過這種生活;我就是例子之一。
一九八二年,我在教會中認識了一位女士,大家由友誼發展到婚
嫁。
她知道我在同性戀方面的掙扎;我以為一切已成過去,結婚後,
問題就會完全解決了。
可是,婚後一年,那種同性戀的感受又再度浮現;我不敢把這些
告訴別人。
結果,在沒任何的幫助和支持下,我重新墮入試探之中!
我試圖在另一位男人的懷抱中尋找我父親的影子;這一份童年未
能得著滿足的渴求,就是自已的妻子也彌補不了。
那時,我並不知道父神可以滿足這一份饑渴;我實在需要祂做我
的父親!
瞞著妻子,過著雙重生活的我,把情況弄得越來越糟。
最後,我只得向妻子坦白;結果,我的婚姻劃上了句號!
我覺得對不起妻子;所以,我把所有的都留給她,我只取了些衣
物,離開她,來到溫哥華。
我失去了我所愛的妻子、房子、工作、自尊,也失去了別人對我
的尊重;我失去了一切!
那種痛楚之深,令我知道,自己已經到了谷底!
蒙神赦免
再一次,我屈膝在神的面前,在絕望中,我向神呼求,我懇求祂
的寬恕。
這一次,真是披麻、蒙灰的痛悔;我不能再靠自己去掙扎,我十
分需要幫助。
在尋求醫治的過程中,我找到美國加州協助同性戀者的國際福音
機構 Exodus International ,他們再轉介我到溫哥華的 Another
Chance Ministry來。
在那裡,我得著曾經有過同樣掙扎的弟兄姊妹的接納,我可以把
多年來我受的痛苦和傷害跟他們述說。他們經常為我禱告,並且
,鼓勵我忍耐堅強。
就在那裡,我發現 父神對我的那一份愛是我的父親所無法給予
的。
漸漸地,我察覺自己在改變;我知道,
父神的手在我身上展開祂奇妙的工作了。
說到這裡,我瞥見他面上流露著一陣子的興奮與喜悅,聲音也有
點兒激動。
我得著基督,已經得著一切;我的生命有了意義,我要再回到這
個社群中,讓他們知道自己有盼望。
『你不怕嗎?』我知道這個問題問得有點尖銳;因為,前同性戀
者再落入試探中的機會很大。
我不怕; 父神已經把那一份感覺拿走了。
試探是隨時有的,連牧師也會落在婚外情的誘惑中;所以,秘訣
不在於單認識神,而是在於要常常行在順服神的道路上。
原來,在兒子的生命上,父親有著這麼重大的影響。
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社群,特別是僑胞中那些【太空人】家庭的
子弟。我將華裔社群中【父親不在家】這個甚為普遍的情況告訴
韋爾信,並且問他對這些家庭有甚麼忠告。
要把優先次序安排得準確,次序應該是以神為首、家庭次之,第
三才是工作。
父親要介入兒女的生命之中,投資在兒女的生命之上。
倘若,我們看金錢重於兒女,那就犯上大錯了。
沒有和父親建立良好關係的男孩子,發展同性戀的傾向也較強。
另一方面要注意的就是兒女的教育,我贊成以家庭為學校;但是
,最重要的是,將正確的道德和價值觀念灌輸給你的兒女。
我訪問韋爾信的地方就是位於蘭里市的 Focus On the Family。
韋爾信的工作是接聽電話,幫助在同性戀中掙扎的人。
他告訴我,這方面的需要很大,平均每星期有五個新個案;而且
,因為政治的因素,數字有上升的趨勢;求助的,許多是青少年
的父母。
除了這方面的工作外,韋爾信亦在溫哥華一所教會的支持下,開
展了一個名為【以馬忤斯使團Emmaus Ministry】的工作;這是一
個為期二十一星期的課程,讓同性戀者可以得著幫助,在《聖經
》的真理中,同性戀者可以脫離這種生活,得以自由。
他的查詢電話是 604-951-4865。
和韋爾信兩個多小時的交談,讓我更深地體會Focus On the Family
創辦人 Dr. James Dobson在他的書〈Bringing Up Boys〉中的一句
話,他說:『栽培你的兒子成為一位堂堂正正的男子漢,你就是
為天下女性創造了一個更美好的世界』。
父親們,沒有人可以代替你在兒子心中的地位;把你的愛給予他
們吧,這是你所能給予他們一份最大的禮物。
這樣,你的兒子也就在你身上學會怎樣愛妻子、愛兒女。
伸延下去,你的一份父愛也就在默默地造福著這一個世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