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明白天國的比喻嗎?
列上三 5,7~12;羅八28~30;
瑪十三44~52
默想
本主日福音有寶藏、珍珠、撒網三比喻,連同上兩個主日
撒種、莠子、芥子、酵母的比喻共七個比喻;聖瑪竇是以
一個完美聖經數字來完成有關天國的比喻。
在寶藏的比喻中,那位發現寶藏、買下土地的人,似乎,
十分狡猾,沒有把發現的東西告訴地主;反而,想辦法要
據為己有;這種人怎配進入天國?或者,這個人為甚麼不
乾脆把寶藏拿走就是了?
耶穌的聽眾可不會這樣想;那時代的巴勒斯坦戰事頻繁,
寶貝不能隨身攜帶,最安全的收藏地方就是埋在地裡。
大部份物主沒有機會回來、起回寶物,埋在地裡的寶貝便
成為無主之物;猶太法律容許發現者擁有。
「有人發現了」;寶貝一定被埋得很深,不輕易發現。
「發現」,表示並非刻意去找尋,找到,是意外;意外的
發現,產生驚喜;比喻大概想強調這種無名的喜悅,使人
願意付出一切以擁有這寶藏。
珍珠的比喻,不太一樣,那位商人是刻意去尋找珍珠。
珍珠,在當時非常罕有,能放一顆珍珠在掌上把玩,會有
一份藝術家忘形的喜悅。
當那商人願意變賣一切、為求擁有珍珠時,顯出那珍珠的
貴重;該商人買了那珍珠後已一無所有,但是,擁有珍珠
,使他心滿意足,別無他求。
寶藏與珍珠,除了本身珍貴之外,最重要的是令人喜悅,
使人願為它們去犧牲其他。
天國,正是這樣,它本身當然有價值;是否人人瞭解它的
價值、因它而喜悅,這便人人不一樣了。
我們能被其他東西吸引著,根本不認識天國的價值;其實
,這些東西絕大部份我們不會放在心上,很快,便被其他
東西取代了。
真正的寶藏能碰到我們內心深處,使我們的心得到安息。
不是每一位基督徒都把天國看成是珍貴的東西或喜悅的事
,這可能是最後一個比喻的意思; 天主撒網網羅所有人
,人人都有機會,看人能否把握時機, 天主最後才將好
壞分開。
在世上,我們不要判斷別人;只要深信 天主既是寬仁的
、也是公義的。
「這一切你們都明白嗎?」
耶穌問我們,是否明白這七個天國比喻的意義。
這個問題同時是個邀請,邀請我們進入一個新的比喻中。
一位新教友不須否定自己從前的一切、不怕採納從前的好
東西;但是,要加上新的東西,就是生活在基督的臨在、
天國的臨在中,把一切好東西納入信仰的層次,加上信仰
的動機,一切為基督而做、為承行祂的旨意、為建立祂的
國。
為我們這些久為基督徒的人,到現在為止,一定已經擁有
不少好東西;聽了這些比喻後,能否發現新的寶藏?
再增加一些新的東西?
耶穌邀請我們,去當比喻中那位家主,我們就是那位主角
;可是,我們有新的東西拿出來嗎? 作者 吳智勳神父
反省與實踐
本主日的福音運用寶藏、珍珠、撒網來比喻天國,有幾個
問題與我們的信仰生活有關,值得我們注意反省。
我是否認識天國,並瞭解它的價值?
在我心中,天國代表著什麼?
如果,天國對我來說是最珍貴的,我願為它捨棄一切嗎?
福音的最後,耶穌對門徒說:這一切你們都明白了嗎?
這句話同時也是在問我們自己,身為基督徒的我是否時時
生活在天國的臨在中,並以合時合宜的方式與他人分享我
所擁有的寶藏?
信友禱詞
請為那些尋求天國的人祈禱
懇求上智的 天主協助我們、恩賜我們一顆慧心,讓我們
在信仰的路上能夠辨明正義;在一切事上默默耕耘,不問
收穫,只為尋求祂的旨意、為建立祂的國努力。
請為我們面對的痛苦和考驗祈禱
仁慈的 天父,在生活中、當我們面對痛苦和考驗的時候
,常常怨天尤人、常常想盡辦法逃避痛苦;求祢幫助我們
藉著默觀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,體會到痛苦和死亡的奧秘
,能欣然接受祢在我們成長道路上所安排的一切,也能在
一切事上光榮、讚美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