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魯爵一世 (St. Lucius) 3月4日
教宗,殉道,公元二五四年
主曆二五三至二五四年間,聖魯爵一世統治教會的時期
,適值暴君迦羅迫害教會,聖魯爵一世被充軍遠方。
過了一個時期,他獲准返任;信友夾道歡迎,情況熱烈
。聖西彼廉也上書教宗,祝賀他脫險歸來。
聖魯爵一世在任八個月,便投入主懷;雖然,他未流血
致命;但是,教會仍奉他為殉道聖人,紀念他遠戍異鄉
聖魯爵一世 (St. Lucius) 3月4日
教宗,殉道,公元二五四年
主曆二五三至二五四年間,聖魯爵一世統治教會的時期
,適值暴君迦羅迫害教會,聖魯爵一世被充軍遠方。
過了一個時期,他獲准返任;信友夾道歡迎,情況熱烈
。聖西彼廉也上書教宗,祝賀他脫險歸來。
聖魯爵一世在任八個月,便投入主懷;雖然,他未流血
致命;但是,教會仍奉他為殉道聖人,紀念他遠戍異鄉
聖婦古納公 (St. Cunegund) 3月3日
公元一0三三年
聖婦古納公是聖婦赫德維的女兒、巴華利亞公爵聖亨利
的妻子;亨利訂婚時,送給未婚妻的聘禮是一個東方精
工雕刻的十字架。
相傳,兩人互約終生守貞,以兄妹相待。
奧督三世逝世後,亨利當選皇帝;夫婦二人由教宗本篤
八世為之加冕。
聖文華老 (St. Winwaloe) 3月3日
院長,公元第六世紀
聖文華老是法國不列顛尼人;【文華老】一詞,含有
【美男子】的意義;因為,文華老自幼容貌俊美,所
以,他的父母給他取了這個名字。
他的父母早已有意將他獻給 天主,他自己也有意願
出家、修道;可是,二老捨不得與愛子分離,因此,
始終拖延著。
真福亨利蘇查 (Bd. Henry Suso)
3月2日
公元一三六五年
公元十四世紀,德國的宗教生活異常活躍,人民大都
熱心敬主;這不能不歸功於多明我會會士。
這運動的領導人是多明我會會士愛格;愛格的門徒中
,最有名的是亨利蘇查。
聖斐理斯二世 (St. Felix II) 3月1日
教宗,公元四九二年
聖斐理斯二世是教宗聖大額我略的祖先;大額我略的姑母
聖泰西拉安逝主懷時,人們目睹聖斐理斯顯現,接泰西拉
的靈魂升天。
斐理斯為人剛直;主曆四八二年,徐祿皇帝受了君士坦丁
堡宗主教亞加蘇慫恿,頒布詔令,縱容【基督一性論】異
端教派。
真福洛克 (Bd. Peter Rene Roque)
3月1日
殉道,公元一七九六年
洛克是法國不列顛尼人,主曆一七八二年,他晉鐸;
四年後,赴巴黎,入味增爵遣使會。
他奉派在故鄉擔任神學教授,忠勤執行傳教工作。
法國革命爆發,政府強迫教士宣誓 ( 按,是項宣誓行
聖喜拉洛 (St. Hilarus) 2月28日
教宗,公元四六八年
主曆四四九年,在朝廷奸臣的策劃下,召開厄弗所會議
,荒謬地擁護歐帝奇派的異端,將信奉正統教義的主教
聖法來文毒打致死 ( 見二月十八日聖法來文瞻禮 )。
教宗的欽使們提出抗議;暴徒大怒,擬將他們一併殺死
;欽使無奈,退出會場。
這幾位欽使中,有一位名叫喜拉洛。
主曆四六一年,教宗良蒙主恩召;大家公推喜拉洛繼任
聖羅麥納與聖路比西諾
(SS.Romanus & Lupicinus) 2月28日
院長,公元四六0年、四八0年
聖羅麥納中年出家,在瑞士與法國交界的樹林隱居;這樹林四面
由高山峻嶺環繞,人跡罕至。
在那裏,他自己耕種、祈禱、默想;過了一個時期,他的兄弟路
比西諾和若干別的信友都來跟隨他修道。
羅麥納和路比西諾昆仲二人先後創立了男修院兩座、女修院一座
;兩人共同擔任院長職務。
聖波德烈 (St. Proterius) 2月28日
亞歷山大城宗主教,殉道,公元四五七年
亞歷山大城宗主教聖濟利祿去世後,他的繼任者狄奧斯柯擁護
【基督唯神性】的異端;信仰正統教義陣營的領導人是一位名
叫波德烈的司鐸,他堅決與狄奧斯柯抗爭。
主曆四五一年,加山東會議宣布,將狄奧斯柯撤職;遺缺,由
波德烈繼任。
當時,亞歷山大城居民分成兩派 : 一派擁護波德烈、另一派擁
護狄奧斯柯;狄奧斯柯死後,他的黨徒擁護另一位異端神父為
聖母痛苦聖嘉俾厄爾
(St. Gabriel Possenti) 2月27日
公元一八六二年
聖人原名方濟各玻森諦;【聖母痛苦嘉俾厄爾】是他入修會
後所取的會名。
聖人原籍亞西西城,與聖五傷方濟各是同鄉;所以,他就以
方濟各為領洗聖名。
波森諦有弟兄、姊妹共十三人,其中,有幾位幼年夭折;他
排行十一,四歲時,遭慈母棄養;他童年時期,大部份是在
聖儒利安、聖克羅寧、聖巴撒
(SS. Julian、Cronion & Besas) 2月27日
殉道,公元二五0年
公元第三世紀,教難期內,亞歷山大城有很多富人和官吏貪生
怕死,背叛真教,向邪神獻祭。
但是,另有一部份人是耶穌基督的柱石,忠貞不屈,為真道做
證;其中最著名的是儒利安。
儒利安身患風濕病,不能站立、行走,出外,需人攙扶;他信
奉聖教,與攙扶他的兩位僕人同時被捕。
聖亞歷山大 (St. Alexander) 2月26日
亞歷山大主教,公元三二八年
聖亞歷山大繼聖亞吉拉擔任亞歷山大主教,他忠勤地治理教務
、熱愛貧窮人、虔誠事主;他對教會最大的貢獻就是全力抵抗
亞略異端。
亞略,是亞歷山大城的司鐸,他異想天開,妄稱耶穌不是真
天主;不過是一個受造物。
最初,聖亞歷山大主教用溫言勸亞略,放棄是項邪說;亞略
置之不理。
真福巴斯弟盎亞巴力
(Bd.Sebastian Aparicio) 2月25日
公元一六00年
巴斯弟盎亞巴力出身貧窮人家,幼時,牧羊維生;十五歲起
,為人做傭工;之後,在農場工作;他一面工作、一面默想
祈禱;這樣一連八年,最後,他遠渡重洋到美洲。
他先後在墨西哥和洛杉磯等處務農、經商,積資甚豐;他常
將錢財捐出做善舉,救濟貧窮人。
雖然,他已家道富有;每天晚上,他仍睡在草蓆上;吃的是
聖柏萊弟 (St.Praetextatus) 2月24日
路洪主教,殉道,公元五八六年
主曆五四九年起,聖柏萊弟擔任法國路洪主教,在任三十
五年。
他為人剛直,觸怒執政當局,一度遭放逐。
返任後,仍直言諫勸皇后;皇后警告他說 : 『不久,你又
要嘗到流放的滋味了』。
聖杜西塞 (St. Dositheus) 2月23日
公元五三0年
聖杜西塞本來是外教人,某年,他到耶路撒冷遊歷,參觀
革責瑪尼莊園 ( 就是耶穌受難前夕祈禱的處所 ) ,看見一
幅圖畫描繪惡人在地獄裏受永苦的可怖景象;他看了之後
,深受感動。
旁人解釋給他聽 : 世界末日的公審判,人死後,只有兩條
聖喬治 (St. George) 2月21日
主教,公元八二五年
聖喬治在黑海附近的格魯納城出生,三歲時,住屋慘遭
回祿,險些葬身火窟。
他晉鐸後,退隱曠野,拜一位年長的隱士為師;年長的
隱士臨死前,勸他投波尼塞修院。
過了一個時期,當地的主教逝世;眾人一致公推喬治繼
任。君士坦丁堡總主教聖泰拉蘇很器重他,立即表示贊
成。
聖日曼諾斯
(St. Germanus of Granfel) 2月21日
殉道,公元六七七年
聖日曼諾斯自幼父母雙亡,由莫達主教撫養成人。
他十七歲時,將全部家產施捨給貧窮人;之後,偕同三位
青年共拜聖亞諾夫為師,度隱修生活。
過了一個時期,聖亞諾夫囑咐他們正式入他手創的修院。
聖日曼諾斯帶了他的弟弟一同入該修院;而後,轉往聖華
聖雪維林 (St. Severian) 2月21日
主教,殉道,公元四五三年
主曆四五一年,聖教會召集加山東大公會議,宣布
【基督唯神性】派是異端;但是,在東方各地,是
項邪說迅速蔓延,若干教區發生分裂現象。
巴勒斯坦地區大部份神職人員都接受大公會議的決
定;可是,有少數頑固份子執迷不悟。
他們的首領名叫戴多撒,竟將耶路撒冷主教驅逐,
自己僭佔主教職位;同時,激烈迫害正統傳教士,
聖弟拉諾、柴諾波等殉道
(SS. Tyrannio、Zenobius & other
Martyrs) 2月20日
公元三0四年
聖教歷史家歐瑟巴曾記述了一段他親眼目睹的英勇事蹟 :
主曆三 0 四年,很多埃及人在巴勒斯坦和提洛居住,他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