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月十六日、慈悲主日,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宗座
大樓書房窗口主持誦唸天皇后喜樂經活動;唸經前
,他省思了當天的福音內容,敦促信眾看看多默向
耶穌要求一個記號的勇氣;一個能到達團體內、教
會內的記號;教會是家,她蒙召接納所有人。
福音記述,耶穌顯現給門徒,尤其是觸摸主的傷痕
『不信的宗徒多默』。
教宗問道:我們在那裏尋找復活主呢?
答案是在團體中、在有自己的侷限和失敗的教會中
、在基督的奧體中;在那裡能找到印記,至今和永
遠,祂愛的最偉大記號。
教宗說,讓我們捫心自問:我們是否以這愛的名義
、以耶穌傷痕之名,準備好向生活中受傷的人敞開
雙臂?
天主的慈悲不排除任何人,是接納所有人;每個人
都是弟兄、姐妹, 天主接納所有人。
教宗解釋道,通過聖母瑪利亞的轉禱,教會蒙召成
為接納所有人的家。
教宗指出,多默『多少有些代表我們所有人』,他
非常失望,因為,耶穌就如一位罪犯那樣被釘在十
字架上,沒有人解救祂;相反的,大家都害怕。
教宗說,這樣,如何能再相信呢?
但是,多默展現出勇氣,在其他人躲在晚餐廳時,
他走出去,挑戰命運;如果被認出,他有可能會遭
逮捕。
教宗說,或許,他比別人更當得起遇見復活的主,
只是,在耶穌復活的晚上、主顯現時,他不在,他
失去了那個機會。
多默如何才能彌補失去的機會呢?
只有與其他人回去、回到那裡、回到那個他離開時
感到驚恐和悲傷的家中。
在他如此做、回到那裡的時候,別的門徒告訴他,
耶穌來過了;可惜,多默很難相信。
他要看看耶穌的傷痕。
耶穌滿足了他的要求;八天後,耶穌再次出現在祂
的門徒們中間,並向多默展示自己手腳上的傷痕,
這些傷痕是祂愛的證明,它們是祂的慈悲永遠敞開
的渠道。
教宗解釋說,多默要求一個記號,他在所有人面前
、在團體中看到了愛的記號。
耶穌的這個行動猶如是告訴多默:若你願意遇見我
,就不要在遠處尋找,要留在團體中,與他們在一
起;不要離開團體,要與他們一同祈禱、與他們一
起擘餅。
在那裡,你能找到我,我將在那裡向你展示我身上
的印記、傷口的記號;愛的記號戰勝仇恨、寬恕的
記號平息報復、生命的記號戰勝死亡。
在那裡、在團體中,當你與弟兄們分享懷疑和恐懼
的時刻、僅僅擁抱他們時,你將發現我的面容;沒
有團體,就很難找到耶穌。
留言列表